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

欧洲汽车巨头联手,发起软件反击战!

近日,大众、宝马、奔驰三大德系巨头,联合博世、大陆、采埃孚等11家汽车及科技企业,宣布共同开发开源汽车软件平台。这场被业界称为“欧洲汽车科技反击战”的合作,旨在重新掌控数字化未来,应对来自特斯拉、谷歌Waymo等美国科技公司和比亚迪、蔚来等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挑战。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欧洲车企的“软件危机”

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但欧洲车企却面临严峻挑战。特斯拉、谷歌Waymo等美国企业凭借在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芯片、云计算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构建起技术壁垒;中国新能源车企通过“软件定义汽车”模式快速崛起,挤压传统巨头市场空间。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欧洲汽车软件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800亿欧元,但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不足30%。更严峻的是,车辆核心软件模块中,70%以上的专利掌握在美资企业手中。

为了在转型过程中更为顺利,欧洲企业开始选择携手。此次合作阵容堪称欧洲工业“全明星”,包括三大豪华车厂、四大顶级供应商,以及ETAS、Qorix、Vector等专业软件企业。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协调下,它们将合力打造开源软件平台,由中立的Eclipse基金会管理。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开源平台,破局之路

此次合作采用“代码优先”策略,企业间可直接共享可执行软件模块而非技术文档,大幅提升开发效率。根据规划,此次合作开发的核心软件栈将于2026年交付,首批量产车2030年驶下生产线。

开源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促进创新,并实现资源共享。欧洲车企可以通过共享核心组件资源,聚焦差异化功能开发,为技术创新构建坚实基础。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软件定义汽车,全球战场的新对决

当欧洲车企在开源战场上发起冲锋,全球汽车产业早已进入“代码即权力”的新纪元。特斯拉FSD Beta V12端到端系统的全球推送,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无图时代”。小鹏汽车在欧洲部署的XNGP系统,通过整合段鹏飞团队开发的Fleet Learning车队学习框架,实现巴黎市区平均每天1.2TB的数据回传,使系统迭代速度提升40%。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在博世CEO斯特凡·哈通看来,缺乏AI能力的社会将在全球竞争中落后。为此,博世一直在加大投资,在自动驾驶领域,博世利用生成式AI将系统训练周期缩短60%,预计2035年相关业务营收超100亿欧元;在智能制造领域,其开发的AI智能体可实时优化2000余个生产参数,使产线效率提升18%。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而在消费端,软件正在创造新价值锚点。从华为ADS 3.0赋能的智能座舱,到九号公司AI电动自行车搭载的路径规划系统,代码正在重新定义“人-车-生活”的关系链。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力量也在以开源模式改写游戏规则。早在2024年6月,10余家中国车企和芯片企业就启动了“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推出基于Rust语言重构的“小满”系统,实现内存安全率提升90%,已完成158款国产芯片适配。更令行业侧目的是生态构建速度,普华基础软件开放全部源代码后,吸引超过300家供应商参与开发,形成包含自动驾驶中间件、车云一体平台的完整生态。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未来展望

全球汽车产业将迎来关键时期,技术代差和标准争夺将成为竞争焦点。欧洲车企能否通过开源平台,突破开发模式、组织思维和协作机制的惯性,将决定其在智能汽车时代中的话语权。

中国车企和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以开源模式构建生态,提升软件实力。未来,谁能够掌握软件定义汽车的主动权,谁就将主导智能出行的下一个十年。

德系车企抱团,组建软件联盟!-有驾

总结

欧洲汽车巨头的开源平台合作,是应对软件危机、争夺数字化未来的一次重要尝试。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全球汽车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和变革。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