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腥风血雨的2025年,小鹏汽车用一份炸裂的财报撕开了行业内卷的迷雾。当多数车企还在为季度交付量挣扎时,小鹏交出了9.4万辆的成绩单,同比暴涨330.8%,直接把新势力销冠的奖杯收入囊中。更惊人的是,其毛利率飙升至15.6%,不仅刷新自身历史,还力压零跑的14.9%,成为新势力中最能“造血”的玩家。
一、营收暴涨141%!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
一季度158.1亿元的营收,相当于每天进账超1.7亿元。这背后是MONA M03连续5个月交付破1.5万台的爆款效应,更有X9在欧洲单月交付1600台的全球化突破。而452.8亿元的现金储备,比上季度净增33亿元,相当于每天“躺赚”3600万,为下半年两款全新车型的量产和图灵芯片的上车提供了充足弹药。
最值得玩味的是,小鹏的盈利质量正在发生质变。汽车毛利率连续7个季度增长至10.5%,背后是扶摇架构规模化应用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大众技术授权贡献的14.4亿元收入——这相当于每卖5辆车,就有1辆在赚技术服务费。
二、交付量突破4万辆!毛利率反超特斯拉
当特斯拉还在为17%的毛利率沾沾自喜时,小鹏已经用15.6%的整体毛利率迎头赶上。这得益于精准的产品策略:20万元以下市场靠MONA M03 MAX“满血版”收割年轻用户,30万元以上市场用X9定义纯电MPV新标杆。更绝的是,小鹏把800V超充和AI智驾下放至11.98万元的入门车型,用技术普惠打破“高端化=高成本”的行业困局。
三、技术投入加码,小鹏凭什么逆势突围?
一季度19.8亿元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6.7%,相当于每天烧掉2170万元“砸”技术。这钱花得相当硬核:图灵AI芯片二季度量产上车,算力提升3倍支撑年底L3级智驾落地;飞行汽车订单突破4000台,2026年量产工厂年产能将达1万台。最狠的是,小鹏把自动驾驶的“智商”直接写入硬件,让老车主通过OTA就能升级到最新智驾系统,彻底打破“硬件过时”的行业潜规则。
四、结语:新势力格局生变,小鹏能否持续领跑?
当理想还在增程式赛道内卷,蔚来为换电站亏损焦头烂额时,小鹏已经用“技术+全球化”双轮驱动撕开了新战场。二季度5个车型年款升级、三季度两款全新车型上市、四季度进军波兰等四国市场,这套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更关键的是,何小鹏立下“四季度盈利”的军令状,而从单季亏损6.6亿元到规模现金流转正,小鹏或许真能改写新势力“流血扩张”的宿命。
在这场智能汽车的终局之战中,技术纵深、成本控制、全球化布局缺一不可。小鹏的这张财报,不仅是对质疑者的有力回击,更是向行业宣告:中国智能汽车的“技术红利”时代,真的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