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晒订单的乐道,与那些考前嚷嚷的牛娃们

“就不公布订单”,面对网友追问销量数据,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教育圈的精准比喻,“有些人是牛娃,考前嚷嚷目标,考后到处告诉别人自己考了多少。我们不是牛娃,考好了,告诫自己是运气,下次继续努力”。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崇尚高调营销的汽车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不晒订单的乐道,与那些考前嚷嚷的牛娃们-有驾


就在两个月前,一张截图在汽车圈流传——乐道员工在企业微信中高调宣称:“曾经有个梗叫卖爆了,但是现在,咱们5月第一周销量榜见。”几小时内,沈斐亲自下场回应:“这位发帖同学已被严厉批评。轻易立Flag、浮夸等,绝不是乐道应该有的。”他更以警句告诫团队:“我们还在复读,别人已经本硕博了,知耻而后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吧。”

这位被李斌评价为“愿意下笨功夫的人”的总裁,自4月接任乐道掌舵人以来,便以特有的务实风格重塑团队文化。当行业沉迷于用华丽数据营造繁荣假象时,他默默拆解着“销量神话”的虚妄。上任第一天,他对团队的要求朴实得令人意外:“每个月能卖多少车是有波动的,但如果每个人都奔着比上个月多卖一辆车的目标去努力,战斗力自然就上来了。这远比喊某月达到多少销量更接地气。”

不晒订单的乐道,与那些考前嚷嚷的牛娃们-有驾


沈斐的低调哲学与前任形成鲜明对比。艾铁成在乐道L60上市之初曾豪言“月销不到2万台我就下课”,结果今年1-4月乐道累计销量仅19181辆,月均不足5000辆。当高调承诺撞上冰冷现实,下课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种浮躁的营销文化。

“牛娃”现象不只存在于教育领域。在商业世界中,它们化身成各种高调的目标宣言、订单战报和销量狂欢。北京家长炫耀女儿考上国外名校却遭网友嘲讽“成绩不够硬就低调点”;早教机构把幼儿园孩子包装成“精通微积分”的神童;留学机构用“爬藤率0.51%”的极端案例制造焦虑,却让99.5%的普通孩子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些“牛娃叙事”构建的信息茧房,不断透支着社会的理性认知。

沈斐的清醒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如果每个人都比上月多卖一辆车”——这个看似朴素的目标背后,是对增长本质的理解:真正的进步不是惊天动地的跨越,而是持续向前的坚持。当他把销量佳绩归因于“运气”时,不是故作谦虚,而是打破成功学叙事的勇气。这种态度恰如教育专家对家长的忠告:“国画讲究‘留白’,教育也需要给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

不晒订单的乐道,与那些考前嚷嚷的牛娃们-有驾


在乐道团队内部,一种新型文化正在扎根。当行业对手争相晒出“满分答卷”时,他们选择低头解题;当他人用夸张言辞博取眼球时,他们相信“知耻而后勇”的力量。这种气质与沈斐对乐道的定位深度契合:不追逐虚幻的光环,只打磨真实的竞争力。在他看来,只要解决品牌认知问题,“销量翻一番都不是问题”。

沈斐的低调哲学为行业注入一股清流。当浮夸成为常态,清醒便成为最稀缺的品质;当“牛娃”们竞相炫耀分数时,那些默默查漏补缺的人,正在积蓄真正改变格局的力量。

不晒订单的乐道,与那些考前嚷嚷的牛娃们-有驾


互动话题:您如何看待企业高调立Flag与低调务实两种风格?
支持低调:过度宣传易反噬,一旦未达目标将严重损害品牌公信力
支持高调:适度曝光是必要的市场策略,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
中间立场:关键不在高低调,而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才是根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