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跟几个老铁聚餐,酒过三巡,话题从王家卫的新片,不自觉地就拐到了车上。
一个哥们儿,开了十来年油车,最近正琢磨着换车,他一脸纠结地问我:“你说,燃油车这玩意儿,还能撑多久?”
他这话一出来,桌上气氛瞬间就变了,像是一场小型辩论赛,火药味儿十足。
我当时没急着说话,脑子里却突然闪回一个画面,前几天看到乘联会那组数据,心里咯噔一下。
8月份,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那叫一个“登峰造极”,直接冲破了55.3%。
这可不是啥小数字,这意味你走在大街上,每卖出去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带电的。
这感觉,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横空出世,把诺基亚按在地上摩擦,那种时代的潮水感,不是你躲得开的。
我那哥们儿,不就是被这股潮水拍懵了吗?
但转念一想,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我记得以前看过个调查,在家庭第一次买车的群体里,那些年收入在15万以下的,大部分人还是偏爱燃油车,比例高达63%。
你琢磨琢磨这是为啥?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精打细算。
燃油车购置成本低个两三万,加油五分钟完事儿,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你跟他说零排放、智能化,他可能只会笑笑,因为对他来说,省下这两三万,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年份的旅游基金。
你说,这笔账算下来,怎么选还用我教你吗?
我还有个大学室友,他在东北老家工作,我们聊天时,他经常吐槽那边的冬天。
零下三十度,电池续航直接“跳水”,充电速度慢得像“蜗牛爬”,充电桩还经常因为低温故障。
他跟我说,在他那里,燃油车不是选择,而是“硬通货”,是生存必备。
你再看看西北的大片戈壁滩,一望无际,想找个充电站,比找个“圣诞老人”还难。
这事儿吧,你不能只盯着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看,得把地图铺开,看看咱们的广阔大地。
新能源车渗透率高,是事实,但地域上的差异,也是铁打的事实。
而且,我最近跟一个做二手车的朋友聊天,他跟我讲了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现在二手车市场,那些车况好的、年限不长的燃油车,特别抢手。
他说现在很多人换车,第一台是燃油车,开了几年,觉得各方面都挺好,换车的时候还是想买台燃油车,因为开惯了,心里有底。
我一听,觉得这话特别实在。
就像你吃惯了家里的饭菜,虽然外面山珍海味多,但你心里总有个念想,觉得还是家里的饭菜最香。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时代的趋势是挡不住的。
全球都在喊着要减排,要环保,新能源车就是站在这个风口上的“天选之子”。
但我觉得,燃油车不会像恐龙一样一夜之间灭绝,它会更像是一个资深的老将,功成身退,但不会完全消失。
它可能会退居二线,成为某些特定人群的“刚需”,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继续发挥它的光和热。
所以,再回到我哥们儿那个问题,燃油车到底还能开多久?
我的答案是:很长、很长、很长。
它不会一夜之间“寿终正寝”,而是会和新能源车长期共存,形成一种“油电并存”“油电同进”的格局。
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会是多元化的。
有追求极致性能的电动超跑,有通勤代步的纯电小车,也有续航无忧的燃油车,甚至还有氢能源车。
这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一场“百花齐放”的盛宴。
说到底,选择什么车,就像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
你觉得呢?
在评论区里,跟我聊聊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