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关注汽车行业发展的自媒体人,我近期进行了一次针对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的体验调查。这次调查并非官方组织,而是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实地探访了多个不同品牌的门店,记录下从进店到离开的全过程感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次调查中的观察与思考。
一、调查的初衷与方法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能见度越来越高,消费者在选购时面临的选择也愈发多样。除了车辆本身的性能参数,购车过程中的线下体验,正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一环。我萌生了进行一次“神秘顾客”调查的想法。
我的方法很简单:
1、选择数个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涵盖不同的市场定位。
2、以潜在购车者的身份,在工作日和周末的不同时段,独自前往这些品牌的零售店。
3、观察并记录门店环境、车辆陈列、销售人员的接待流程、产品介绍的专业性与沟通方式等细节。
4、核心是体验,而非真正的购买,因此能更客观地感受服务全流程。
二、门店环境与高质量印象
走进不同品牌的门店,其营造的氛围差异显著。
1、空间设计:大部分品牌门店倾向于采用开放式、明亮且简洁的设计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车辆陈列有序,留给顾客足够的走动和观察空间。灯光运用很讲究,能很好地凸显车辆的线条与质感。
2、功能区划分:除了车辆展示区,许多门店还设置了客户休息区、儿童游乐角等。休息区通常提供饮料和一些读物,试图营造一种轻松、像家一样的舒适感。
3、细节感受:店内的整洁度普遍较高。一些品牌会在店内摆放车辆相关的周边产品,如模型、服饰等,增加了品牌的立体感。整体而言,现代感和科技感是这些门店试图传达的主要信息。
三、销售人员的接待与沟通
这是本次调查中,感受最深、也高效差异化的环节。
1、迎宾与破冰:当我进入门店时,大部分销售人员会及时上前问候,态度友好。问候语通常是“欢迎光临”或“您好,来看车吗?”,不会给人过于急迫的压力感。随后,他们会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让我可以先自行观看。
2、主动介绍与需求探寻:在我对某款车表现出兴趣时,销售人员会主动上前开始介绍。一个普遍做得不错的地方是,他们通常会先尝试了解我的用车场景和基本需求,例如:“主要是城市通勤还是偶尔有长途需求?”“家里安装充电桩方便吗?”。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开场,比直接罗列参数更容易让人接受。
3、产品讲解的专业度:在具体讲解车辆时,不同销售人员的能力存在差距。
*关于三电系统:大部分销售能清晰地解释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例如电池的质保政策、不同电池材料的特性、电机的类型等。但在更深入的技术原理,比如能量回收效率的具体差异、热管理系统的技术细节等方面,只有少数表现出色的销售能够进行透彻的讲解。
*关于智能座舱:这是介绍的重点。销售人员会熟练地演示中控大屏的功能,包括语音助手、导航、娱乐系统等。他们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来展示流畅度和功能的丰富性,语言描述上也比较生动。
*关于智能驾驶辅助:在介绍这部分功能时,我注意到一个普遍现象:销售人员会反复强调这是“辅助驾驶”系统,提醒顾客仍需保持注意力驾驶。他们会介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措辞普遍谨慎,避免了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4、价格与金融方案:当话题涉及价格时,销售人员会清晰地列出车辆的官方指导价。他们会主动介绍当前的购车优惠政策,例如是否有现金减免、金融贴息方案等,所有费用都会用rmb为单位进行说明。对于分期付款方案,他们会提供几个不同首付比例和期限的范例进行计算。
四、试驾环节的体验
试驾是体验车辆动态性能的关键。我预约了部分品牌的试驾。
1、预约流程:通过品牌App或到店预约都比较顺畅,能够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段。
2、试驾准备:试驾前,工作人员会核对驾照,并简要介绍试驾路线和注意事项。他们会花几分钟时间带我熟悉车辆的基本操作,如换挡、启动、调节座椅和后视镜等。
3、试驾过程:销售顾问通常会坐在副驾驶进行陪同。在保证安全的路段,他们会引导我体验车辆的加速、刹车性能,以及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整个过程中,他们会解答我的即时提问,并对车辆表现出的特性进行补充说明。整体感受是流程化且注重安全。
五、观察总结与思考
通过这次多店的走访,我对新能源汽车的线下服务有了一些整体的印象:
1、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同一品牌的不同门店,在接待流程、话术和店面布置上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品牌方在终端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2、从“销售”到“顾问”的转变: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时代更偏重价格谈判的销售模式,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人员更像是一个产品顾问。他们更注重讲解产品功能、技术亮点和使用场景,试图与顾客建立基于产品和品牌的信任关系。
3、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大部分介绍清晰,但在一些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关于电池衰减的具体测算标准、二手车保值率的行业情况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有时无法得到非常明确和令人信服的答复。
4、体验重于交易:整个门店的环境和流程设计,都明显在淡化强烈的商业销售氛围,转而强调一种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验。这让顾客可以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状态下了解产品。
这次神秘顾客调查,让我深刻感受到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在产品技术上竞争激烈,在线下服务和用户体验的打造上,也同样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够选择更多样化的产品,也能期待在购车和用车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更细致、更专业的服务。当然,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有待完善的细节,作为消费者,多走、多看、多体验,依然是做出合适选择的受欢迎途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