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

四条马牌轮胎刷卡刷去七千六,这事儿前些天刚在隔壁极氪车主群里闹了个不小的动静。有人怼,说为啥不换便宜点的国产胎?结果人家冷笑一句,国产胎只能挤在标配,顶配清一色马牌、米其林、固特异,这账单不是心疼钱,是无奈。

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有驾

老李是修理厂做了二十年师傅的,他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过:“现在电车,随随便便2.5吨,100度电池光分量就顶住六百来公斤。换成油车,6万公里没问题,国产胎用到电车上,4万公里就磨秃……”老李一脸嫌弃地啧啧,就差没说一句“不是咱不帮自家牌子,是技术真赶不上。”

也不是车企故意贴大牌,问销售,他摊摊手:“新能源车轮胎不是随便谁家都能搞,扭矩一下拉到四百牛·米。起步一脚下去,差点的胎直接崩毛边。油车耐磨胎到电车上,秒变土豆泥。”

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有驾

有朋友纠结过国产和进口胎,特意凑近轮胎一瞧,米其林e聆悦内侧藏了层吸音棉,国际大牌生怕胎噪扰心。电机没了发动机的掩护声,胎噪就像家里仔仔学钢琴,嘣嘣嘣的,60分贝以下才算正常。国产胎还是“老方子”——硬胶、深沟、高速跑起来,声音有的能过70分贝,开在高速上跟坐KTV包间似的。

还有个弟兄挺有意思,买新车直接配了国产轮胎,连续跑了大半个月,发现表显续航老短,说什么耐磨、厚道,最后才明白滚阻高,每高10%,续航直接掉一大截。76度电池的车,少说还得折损三十多公里行程。谁家电车主不焦虑啊?聊天群里有人分享,米其林滚阻欧盟A级,国产轮胎为耐磨硬把滚阻拉高,跑得慢还掉电,冤枉钱没少花。

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有驾

你别说,某些冷门国产品牌倒是悄摸摸进步,像是赛轮整了个“液体黄金轮胎”,说是啥滚阻、抓地都不逊色,居然拿下了德国TÜV的认证。师傅嘴里嘟囔:“能连刹一百下不掉皮的国内工厂,真没几家。”要看真本事得扔到机场路、烂泥地上遛一圈。

有传闻玲珑轮胎已经被保时捷4S店点过名,用德系车主的话讲,安上国产胎不见得稳输。中策橡胶在泰国每天产轮胎,堆成圈都能绕地球两圈半。朝阳RP76和森麒麟Qirin990也撑得起体面,牌子小众了点,静音棉都舍得贴,但价格还是下不来。

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有驾

修理厂里老张喝着茶跟我摆:“你们这帮电车主,不就三年后轮胎又得一锅换新的?我看哪,给中国轮胎厂子点时间,这技术非得一条一条地磨出来,不急。”

想起来,三年前邻居王姐还笑国产电池吊车尾,谁知这阵子宁德、比亚迪已经风生水起。轮胎这门儿活,要慢慢熬、不断试数据。也不是说进口就永远香,等哪天群友突然晒出极氪顶配标配国胎,我才信这仗算打赢了。

电车主苦轮胎贵,三年频换难敌高成本,市场进步可期待-有驾

话题转到二手车,前阵子一哥们贪便宜换了组“洋气”二手马牌胎,跑了没两月,胎面鼓包堵在汽修店门口,老李叹着气边换边骂:“省的钱都贴补师傅喝酒了。”你要说电车这行,自带点试验田的味儿,咱们喝茶吹牛能等到国产胎出头那天不?没人说得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