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好好聊一聊。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上汽集团和华为这两家咱们都熟得不能再熟的大公司,联手要推出一款叫“尚界H5”的新车。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车企出新车不是天天都有吗?
这有啥稀奇的。
但这次不一样,它可能真的会改变我们以后买车的想法和标准,尤其是对于那些准备花个十五到二十万买家用车的朋友们来说。
咱们先掰扯清楚这两家公司凑到一块儿是个什么概念。
上汽集团,那是咱们国家造车的老牌劲旅了,从最早的上海牌轿车到现在,快七十年了,论造车的经验、生产线的管理、成本的控制,那绝对是顶尖高手。
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功力深厚的老师傅,知道怎么把钢板、零件变成一辆结实耐用的车。
而华为呢,大家更熟悉了,本来是搞通信的,手机也做得风生水起。
后来被美国制裁,芯片受限,但华为硬是没趴下,反而把那股劲儿转到了汽车智能化上。
它不亲自下场造整车,而是专心研究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比如那个鸿蒙智能座舱和ADS高级智能驾驶系统,现在已经成了行业里的香饽饽。
这么一来,一个有造车的“金刚钻”,一个有智能化的“瓷器活”,俩巨头一合计,干脆联手吧。
于是,“尚界”这个新品牌就诞生了。
它属于华为的“鸿蒙智行”大家庭,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个“界”字辈成员。
而这台尚界H5,就是它们联手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冲进15万到20万这个最主流的家用SUV市场。
那么,这台尚界H5到底有什么真本事,敢说要来搅动市场呢?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在搞“技术下放”,或者说“技术普惠”。
以前咱们一听说什么激光雷达、城市里能自己开车的领航辅助功能,第一印象就是贵,那都是三十多万、四十多万甚至更贵的车才有的配置。
咱们普通人买个家用车,想都不敢想。
可尚界H5上来就打破了这个规矩,它宣布全系都会搭载华为最新的乾崑ADS 4.0智能驾驶系统。
这是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就像你花中端手机的钱,却买到了旗舰手机才有的顶级拍照功能。
我们来看看它的装备:车顶上顶着一个192线的激光雷达,这东西就像一双千里眼,看得又远又清楚,白天黑夜都不怕。
再加上4D毫米波雷达和其他总共27个高精度的传感器,给这台车装上了一套全方位的感知系统。
带来的好处非常直接,比如它的紧急刹车(AEB)功能,反应速度比上一代快了30%,在一些复杂的路口,它自己做判断的效率也高了50%。
换句话说,在关键时刻,它可能比人反应还快,能帮你避免一次追尾或者“鬼探头”事故。
当这些以前听着就觉得高大上的技术,一下子出现在一台二十万级别的车上时,这就意味着,高水平的行车安全和便利性,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
光有聪明的“大脑”还不够,车子本身的底子也得好。
尚界H5在这方面也考虑得很周到,它提供了两种动力选择,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合适的。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家里充电不方便,有里程焦虑,那增程版就特别适合你。
它用一台1.5升的发动机作为“充电宝”,主要还是用电来驱动车轮,综合续航能达到1300公里,平时上下班用电,纯电也能跑200公里,足够用了。
这样一来,既享受了电车的安静平顺,又没有了长途补能的烦恼。
如果你是纯电的拥护者,家里有充电桩,那纯电版就是为你准备的。
它用的是180千瓦的大功率电机,动力更猛,而且是800V高压平台的,充电速度飞快,官方说充10分钟就能跑300公里,也就是喝杯咖啡的时间,续航就回来了。
在驾驶感受和乘坐舒适性上,上汽这位“老师傅”的功力就显现出来了。
尚界H5的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
这个名词听着可能有点专业,简单说,这是一种通常在更高级别的运动型或者豪华型轿车上才会使用的悬挂形式,它的好处是能让车轮更好地贴合地面,开起来转弯更稳,滤震也更舒服。
再加上华为的iDVP数字平台来动态调整,就等于给这副好身板配上了一个智能协调器,能兼顾操控的乐趣和家用的舒适。
空间方面,2840毫米的轴距,让它的后排空间很宽敞,坐三个人也不会挤得难受。
后备厢也很大,正常状态下有580升,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能扩展到1500升,搬个小家具、放个露营装备,都绰绰有余。
车内的体验同样是重头戏。
一坐进去,你会看到一个独立的仪表盘和一块15.6英寸的中控大屏,搭载的是最新的鸿蒙HarmonyOS 5.0系统。
这套系统的流畅度和生态互联能力,用过华为手机的朋友应该都懂。
手机上的导航可以直接传到车上,快到家时在车里就能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这种无缝连接的体验,确实很方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尚界H5并没有盲目地追求科技感而取消所有实体按键,它保留了传统的拉线式车门开启方式和一些常用的空调物理按键。
这一点非常人性化,既保证了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也方便了驾驶时盲操作,可以说是听取了广大用户的真实心声。
把这些点串起来看,尚界H5的登场就不再仅仅是一款新车那么简单了。
它标志着华为的智能汽车生态布局,终于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版图,形成了从百万级的尊界,到三四十万级的问界,再到二十万级的尚界,一个覆盖了高中低端市场的完整产品线。
为了这款车,上汽也是下了血本,投入了60亿的研发资金,建了年产能30万辆的专属超级工厂,组建了5000人的团队,这架势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一款能走量的爆款。
这次合作,也为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不再是互相竞争或者简单的供应商关系,而是深度融合、各展所长。
上汽发挥它七十年造车的深厚功底,负责整车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华为则提供最核心的智能化技术。
这种“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强强联合,所迸发出的能量,足以让那些还在靠品牌和减配过日子的合资品牌感到巨大压力。
当一台在智能驾驶、续航、座舱体验、机械素质等方面都做到同级顶尖水平的车,以一个非常亲民的价格进入市场时,咱们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它逼着所有车企都得拿出真本事来竞争,未来我们买车,或许不用再在“智能”和“实惠”之间做艰难的选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