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懂车帝一个测试视频,给我看乐了。说是测智驾系统,结果智驾规划得好好的路线,测试员非得手动掰方向盘拉一把,硬逼着车往障碍物上撞。合着好好跑的程序,非得人为制造事故?这测试到底想验证啥?是AEB刹车灵不灵,还是看谁的车更耐撞?
我翻了翻汽车之家去年发布的《智能驾驶测试规范白皮书》,里面明明白白写着"测试场景需还原真实驾驶环境,避免人为干预破坏系统决策逻辑"。可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故意给车挖坑。就像让外卖小哥和博尔特比百米冲刺——不是能力不行,是赛道根本不对。
网上还有网友扒出,这测试视频里那辆被"拉回来"的车,本身辅助驾驶功能还没完全标定。懂车帝作为专业平台,难道不清楚测试要分阶段?非得拿半成品当靶子打,是想证明国产车不行,还是想给自己攒流量?36氪之前报道过,某新势力品牌就吃过这种"恶意测试"的亏,销量直接跌了三成。
最逗的是评论区有人喊"特斯拉牛掰,国产车垃圾"。合着测试不看具体配置、不看使用场景,直接给整个品牌贴标签?我邻居开了三年国产电动车,自动泊车从没失手过,上个月还帮他把车从窄胡同里挪出来。这测试要是搁他那车上,指不定能跑出多漂亮的曲线。
测试不是请客吃饭,得讲规矩。就像医院验血要空腹,体育比赛要同场竞技,智能驾驶测试也得有公平的起跑线。非得用"我举不动500斤石头,所以和举重冠军一样菜"这种歪理,那干脆别测了——反正按这逻辑,所有车都能被找出毛病。
说到底,消费者要看的不是谁更能撞,是谁能在正常开车时不添乱。懂车帝这波操作,到底是专业评测还是流量游戏?咱们普通老百姓可精着呢,真本事经得起实测,假把式早晚露马脚。
测试要的是公平尺,不是歪嘴吹——咱消费者要看的,是真本事不是假把式。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智能驾驶测试规范白皮书》、36氪《新势力品牌测试争议事件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