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是国庆长假刚过,很多开车回来的朋友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
大家可能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明明掐着节假日免费的尾巴回来的,结果刚下高速,手机就收到了一条扣费短信,让人一头雾水。
有人就抱怨,说现在高速上的规矩是不是说变就变,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这些变化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而是咱们国家高速公路管理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的一个体现。
这些调整涉及到我们日常出行的方方面面,从最基本的限速标准,到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收费方式,再到大家最关心的节假日免费政策,都有了更细致的规定。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老经验、老习惯去开车,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踩坑”,轻则多花冤枉钱,重则可能就要面对罚单了。
所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变化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清楚,让大家下次上路都能心里有数,开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限速问题。
很多老司机开车,凭的是经验和记忆,哪段路限速多少,心里大概有个谱。
但现在,这个老方法可能不太管用了。
这次高速限速的调整,核心思路是“提低控高”,听起来有点专业,但说白了就是,该快的地方让你快起来,该慢的地方必须让你慢下来,一切以安全和效率为前提。
具体来看,“提低”主要体现在一些路况非常好的路段。
比如在一些平原地区,那些双向六车道甚至八车道,又平又直的高速公路,以前可能限速是100或者110公里每小时,现在很多路段已经正式提升到了120公里每小时。
这对于长途驾驶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行效率实实在在地提高了。
但是,真正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的,是“控高”这部分,也是最多人容易忽视和吃亏的地方。
这些地方通常都是事故高发或者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路段。
比如说,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带,隧道是必不可少的,以前隧道限速可能是80公里,现在为了给大家留出更充足的反应时间和安全距离,很多地方统一调整到了70公里。
还有那些连续的长下坡路段、弯道比较急的地方,限速标准也普遍有所下调,可能从原来的90公里降到了80公里。
另外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大型的枢纽立交和匝道口,这些地方车流交织,路况复杂,主路上可能还是120公里的限速,但一进入匝道区域,限速牌可能马上就变成了80公里甚至60公里。
如果您不注意观察,一脚油门下去,超速的短信可能很快就发到手机上了。
更麻烦的是,现在很多地方新旧标志牌正处在更替期,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块新的限速牌后面不远处,还立着一块没来得及拆除的旧牌子,或者有的牌子被路边的树枝遮挡了,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而且,现在高速上动态电子限速屏也越来越普及,它会根据实时的天气状况,比如大雾、雨雪,或者车流量的大小,随时调整限速。
可能你早上经过时显示的是100,下午回来就变成了80。
所以,现在开车上高速,真的不能再单凭经验了,眼睛一定要多留意路边的各种标志牌和头顶的电子显示屏,导航的实时限速提醒也最好一直开着,这可比什么经验都靠谱。
顺便提一句,小客车和货车的限速标准是不一样的,同一段路,小车限速120,大货车可能只允许开100,千万不要跟在大车后面就以为速度是安全的,一不小心就超速了。
说完了限速,我们再来聊聊和钱包息息相关的收费问题。
现在的高速收费,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了。
对于货车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以前的按计重收费,全面改为了按车型(轴数)收费。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从根本上遏制了“大吨小标”、严重超载这些长期存在的行业顽疾,让合法合规运输的司机不再吃亏,也大大提升了道路的整体安全性。
而对于我们普通私家车主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ETC计费方式的改变。
自从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取消后,我们现在跨省行驶,采用的是“分段计费”的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装满摄像头的龙门架,你的车每次从下面经过,ETC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完成一次计费和扣费,结算你刚刚行驶过的这一段路的费用。
所以,现在跑一趟长途,你可能会在路上就收到好几条扣费通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等到下高速时才一次性结算总费用。
这种方式计费更精准,但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要求,那就是必须确保你ETC绑定的银行卡或者账户里有足够的余额。
如果在经过某个龙门架时扣款失败,虽然这次系统会先让你通过,但你的车辆信息会被记录下来,下次你再想上高速,入口的栏杆可能就不会为你抬起了,必须先把欠费缴清才行。
所以,大家出远门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自己的ETC账户状态,免得到时候被堵在高速入口,耽误行程。
最后,咱们来重点说说这个让很多人假期结束后心情复杂的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
这里面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大家误解的一条规则就是: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是以车辆“驶离”高速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而不是以“驶入”高速的时间为准。
这个概念一定要记清楚。
我们还以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为例,免费时段是从10月1日零点开始,到10月7日24点结束。
如果你是9月30日晚上上的高速,但在10月1日凌晨零点之后才下的高速,那么你这一程就是完全免费的。
反过来,如果你是在10月7日晚上上的高速,即便你绝大部分路程都是在免费时段内跑完的,但只要你下高速的时间超过了7日午夜24点,哪怕只晚了一分钟,变成了8日的凌晨0点01分,那么你整个行程的全部费用,都得一分不少地交。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8号凌晨被扣费的原因。
那么,如果真的遇到堵车或者其他情况,眼看就要错过免费时段了,该怎么办呢?
这里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可以立刻在距离你最近的一个高速出口先下去。
这样一来,你之前行驶的这一大段路程,因为是在免费时段内结束的,就可以享受到免费了。
然后你再重新上高速,继续开往你的目的地,这样就只需要支付剩下那一小段路程的费用,能省下不少钱。
此外,关于免费通行的车辆类型,规定也是非常明确的,即“7座及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注意:“7座及以下”,意味着8座或者9座的商务车是不免费的;“非营运”,就是说那些用于出租、网约车或者货运的车辆不在此列;“载客汽车”,这就把皮卡车排除在外了,因为在车辆行驶证上,皮卡车的类型通常被定义为“轻型多用途货车”,所以是不能享受免费政策的。
还有些朋友担心ETC系统不智能会误扣费,在节假日特意去排长队走人工通道,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现在的ETC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会自动识别符合免费条件的车辆,直接抬杆放行,并不会产生扣费。
反而是大家都去挤人工通道,更容易造成出口拥堵,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