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展厅实测:8万帝豪的14.6寸屏和7.9秒加速,为什么轩逸销售闭口不谈2755mm轴距这件事
S挡,油门踩到底,转速表指针直接窜到5000转。方向盘开始震,座椅靠背传来明显的推力,仪表盘上的数字跳得飞快——7.9秒破百。副驾的朋友抓着扶手,回头看我:“你确定这是1.5T?”我松开油门,车速稳在80,切回D挡:“181匹马力290牛米,账面数据不骗人。”他愣了几秒,掏出手机开始查这台车的价格。
这是上周末试驾帝豪时发生的事。起因很简单,陪朋友看车,轩逸销售张嘴12万起,我问配置,12.3寸屏得选装,全景影像得加钱,2712mm轴距摆在那儿动不了。出门时路过吉利店,想着反正也不花钱,进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发现有些账得重新算。
车身尺寸先说。4815mm长1885mm宽,轴距2755mm,这数据放A级车里算是越线了。朋友1米78坐后排,膝部空间目测两拳多,二郎腿翘得老高。我让他试试后备箱,两个24寸箱子、折叠婴儿车、宠物笼全塞进去还有富余。他蹲在车尾量了半天,回来跟我说:“这空间,轩逸得加两万才能给。”
动力这块儿更有意思。1.5TD配7速湿式双离合,官方零百7.9秒,试驾时确实能感受到。涡轮1500转就介入,市区跟车超车都很利索,那股劲儿不输某些2.0T低功率。当然,油耗肯定比1.5L自吸版本高,WLTC综合6.2L,实际开可能得7个左右。不过想想这性能,油耗高一点也说得过去。
车机是另一个亮点。14.6寸2K屏,Flyme Auto系统,手机导航三指一划直接甩到仪表盘,开车不用低头看中控。内置APP挺全,哔哩哔哩、音乐软件该有的都有,语音控制反应很快。中控台藏了个50W无线快充,带风扇散热,充电速度比普通的快不少。这配置水平,八到十二万价位段,合资基本给不出。
安全配置没偷工减料。68%高强度钢车身,B柱1500MPa热成型钢,顶压强度国标4倍多。6气囊标配,540°透明底盘,窄路会车时自动显示车底和侧面盲区,精度5厘米。博世ESP 9.3版本,湿滑路面控制比较稳。这些配置合资车可能得顶配才给齐。
底盘调校能看出功夫。BMA架构刚性不错,车身扭转刚度20000牛米每度,长期开不容易松垮。1.5T版本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过减速带的质感比上代强很多,后排不会一颠一颠。转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还行,至少不会让人慌。
说个实在话,双离合低速可能有点顿挫,这是通病,接受不了的多试驾感受感受。1.5T油耗确实比自吸高,追求省油还是选1.5L+CVT那套,WLTC能到5.7L,城市路况实际大概6个半,按现在油价算每公里五毛多,跑网约车或预算紧的挺合适。
帝豪这系列全球卖了400多万辆,连续164个月销量破万,二手车三年保值率62.8%。价格预估8到12万,直接对标轩逸、朗逸,但配置和空间给得更足。入门版就有电子驻车和自动驻车,中配加全景影像,顶配还有座椅加热。保养周期一万公里,单次三百块,比混动便宜四成。
买车这事儿得自己试。数据再好看也得落到体验上,座椅软硬、视野高低、噪音大小,屁股坐进去才知道。我那朋友后来又试了轩逸和逸动,最后怎么选的没问,每个人需求不一样。
不过从吉利店出来后,他看合资车的眼神确实变了。周三晚上发微信问我,帝豪1.5TD顶配落地多少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