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半年报揭秘:传祺销量暗藏破局密钥

14.6万辆,这是广汽传祺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答卷。

乍看不算惊艳,但在今年上半年价格战白热化、新势力疲态初显、合资品牌加速退守的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的,不是侥幸,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刮骨疗伤”。我最近深度体验了传祺新推出的向往S7,也翻遍了他们半年报和产品路线图,越琢磨越觉得——传祺这盘棋,下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销量背后,是“保值率第一”的底气

先说个很多人忽略的硬指标:广汽传祺已连续30个月蝉联自主品牌保值率冠军,今年上半年三年保值率达到57.29%(来源:广汽集团2025年半年报)。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买一台传祺,三年后还能卖个好价钱。在如今新车一落地就贬值20%的市场里,这简直是“反常识”。

我身边就有个老哥,开传祺M8跑了快四年,去年想换车,二手车商直接给到原价60%的回收价,比同级竞品高出一截。他当时还纳闷:“这车真这么抗打?”现在看,不是车商良心发现,而是市场用真金白银给传祺的品质投了票。

保值率的背后,是传祺对“耐用消费品”定位的坚持。他们不玩“软件定义汽车”的快消逻辑,而是把车当成能陪你跑几十万公里的伙伴。从产线品控到零部件筛选,从耐久测试到安全验证,整套体系像老匠人打磨家具一样,不赶工、不偷料。

试驾向往S7:智能不是堆料,是“懂你”

说到新车型,我重点聊聊向往S7。这车刚上市不久,OTA 2.0刚推完,新增了哨兵模式、自动泊车优化等16项功能。我开着它在城市里跑了三天,最大的感受是:智能系统不再“机械执行”,而是开始“思考”了。

比如城区NDA(导航辅助驾驶),在早高峰的广州环市东路上,它能准确识别加塞车辆,提前减速、变道,不像某些系统要么反应迟钝,要么急刹吓人。背后的秘密,是它搭载了生成式AI端到端架构的驾驶辅助系统——简单说,就是系统不再靠“if-then”规则判断,而是像人一样,综合路况、车速、意图做决策。

还有个细节:它的智能座舱用了鸿蒙生态,手机一碰就能无感连接,导航、音乐、通话无缝流转。我在车上用语音说“打开公司附近的充电桩列表”,它不仅调出地图,还根据电量预估了是否够用。这种“预判式服务”,才是智能该有的样子。

动力与操控:稳,是传祺的DNA

向往S7用的是广汽自研的混动系统,官方没给具体油耗,但我在综合路况下实测百公里大约6.3L。市区走走停停,靠电驱起步,安静顺滑;高速超车时发动机介入,动力衔接几乎没有顿挫。

广汽半年报揭秘:传祺销量暗藏破局密钥-有驾

底盘调校依然是传祺的强项。我特意找了一段烂路测试,坑洼滤震干脆,车身没有多余晃动。智能底盘控制系统会根据路面自动调节阻尼,过弯时侧向支撑也很足。有朋友说这车开起来“像德系”,我说不对,它更像一个“懂中国路”的老司机——不激进,但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安全性:看不见的地方,最见真章

传祺的“初心不改”,第一条就是安全。我查了资料,GS8、M8这些车型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都是G(优秀)评级。虽然向往S7还没出报告,但从用料就能看出端倪: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65%,电池包有宁德时代背书,IP68防水防尘,还带主动断电保护。

有一次我暴雨天试驾,特意开了趟隧道。雨刮自动感应,灯光自动变亮,AEB也特别灵敏——前方有辆慢车,系统提前3秒就发出警报,2秒后自动轻刹。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设计,才是真正对用户负责。

对比竞品:传祺的“差异化生存”

我们拿向往S7和两款热门中型SUV对比:

车型 优势 不足

比亚迪唐DM-p 动力猛,加速快,品牌认可度高 智能驾驶偏保守,底盘偏硬,舒适性一般

理想L7 空间大,奶爸属性强,增程无焦虑 价格偏高,操控偏“船感”,保值率待验证

传祺向往S7 保值率高,操控稳,智能系统反应快 品牌声量不如前两者,渠道仍在扩张

你看,传祺没去拼“百公里加速4秒”或“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抓住了可靠、耐用、智能实用这三个核心痛点。它不追求“惊艳”,但力求“不出错”。

广汽半年报揭秘:传祺销量暗藏破局密钥-有驾

用户怎么说?真实反馈更打动人

我采访了一位刚提向往M8乾崑版的车主李姐,她是二胎妈妈,以前开某德系MPV。她说:“以前那车贵,但夏天开空调续航直接砍半。现在这辆M8,纯电跑市区完全够用,智能泊车对我这种女司机太友好了,侧方停车一键搞定。”

还有个网约车司机老王,开了三年传祺GM8,跑了58万公里,发动机没大修过。“省油、皮实、客户坐着舒服,这三点就够了。”他说。

这些声音,比任何广告都真实。

技术突围:华为+宁德+鸿蒙,不是贴牌,是融合

很多人说传祺“抱大腿”,用华为智驾、宁德电池、鸿蒙座舱。但我试完觉得,传祺不是简单组装,而是在做“系统融合”。

比如,它的端云一体大模型,能把车端感知和云端算力结合,让NDA在复杂路口也能做出最优决策。OTA升级也不只是加功能,而是持续优化体验——向往S7的2.0版本,连语音唤醒延迟都从0.8秒降到0.3秒。

这种“顶流技术+大厂制造”的模式,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可靠智能电动车”的期待。毕竟,谁不想既要科技感,又要开十年不坏?

改革阵痛,但方向没错

当然,传祺的转型不是一帆风顺。半年报显示,集团整体销量承压,传祺销量还在爬坡期。资本市场也保持观望,有人质疑:“传统车企搞智能,能拼得过新势力吗?”

但我想说,改革从来不是单点爆破,而是系统咬合。传祺没裁员、没缩研发,反而加码技术创新。这种“不避阵痛、锚定长远”的姿态,才是“刀刃向内”的真正含义。

广汽半年报揭秘:传祺销量暗藏破局密钥-有驾

他们有超过400万辆的制造底蕴,近80万MPV用户口碑,这些不是包袱,而是穿越周期的“缆绳”。

未来会怎样?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传祺的破局密码,归结起来就三点:

以保值率立信——用品质赢得长期信任;

以智能实用破局——不做花架子,只做真有用的科技;

以体系力支撑转型——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升级。

但未来仍有挑战:品牌年轻化怎么破?直营渠道如何提速?智能化能否持续领先?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传统车企转型,最重要的是“技术”、“品牌”,还是“用户信任”?

如果让你选一台能开十年的车,你会优先考虑保值率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期专门回复。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浮躁的汽车圈,愿意把伤口亮出来、一步步把答案做出来的车企,真的不多了。传祺能不能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敢于刮骨疗伤的人,配得上一个更有前景的未来。

广汽半年报揭秘:传祺销量暗藏破局密钥-有驾

咱们,且行且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