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的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 5米2的六座大SUV!你说这事谁想得出来?可能真有人都想过,只是没表面说。要不怎么就像有人开玩笑说,这年头,用模子刻车都成标准配备。我看那一波出来的(比如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蔚来、理想、问界……)都不是差的。不信你看,几乎一模一样的尺寸,车长都在5米2上下,宽都奔着2米去,轴距也是3米1开外。

这其实挺荒唐的,有点像一夜之间,这个市场变成了一场最大公约数的猜谜比赛。猜对了就能抓到那块肥肉,猜错了,很多车都连门票都摸不到了。也不怪别人觉得这些车其实就是姿态,不是创造力,是跟风。反正现在看着,路径很明确:我有这个市场,我能这个样子做, 至少要表现得跟得上这股热潮。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有驾

你说那些车长大点,从设计角度来看,一定有原因。大尺寸能塞进去大电池,配上悬架,走高端路线。关节相对宽敞,电子设备各种花式都能装。这就让我想起我那大七座,买车的时候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喜欢那个大气的样子。结果用着用着,才知道其实家里用这车,不光是拉人,也挺实用的。搬家、出门玩、带娃……都用得上。

但问题来了。其实真没必要非要那么大。你想,大六座拉个三五个人,开得舒服,就已经够用了。尤其是在城市里,你尝试过挤到小区的停车位?我这猜测,很多不是天天拉满五六个人的。大车容易难开、难停车,转弯难、洗车也麻烦。讲到底,最大的特色就是宽。这个宽,其实喻意也挺明显的。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有驾

问界M9火了,大家都眼红。仿佛只要大一点、炫一点,就能成功。但我在心里琢磨,真的是这样吗?问界M8、M9一出,给人一种高端的错觉,但核心技术在哪?外观、内饰花花哨哨,变化不大,没人去想这背后真正的硬核。人们都盯着大尺寸、大空间,忽略了用车的场景是不是还够用。

我拿笔记看看,很多时候,买车真的是个性化的东西,一个个的理想车设计,填补了国产中大型SUV销量难堪的空白。它们的出现,突破了那个卖不出去的魔咒。但也要看到,没有啥核心技术,不代表能持久。原本以为模仿+创新就能长久,但最后发现,市场变得更看脸、更拼配置。外观和内饰在这个时代,就像是模子里出来的产品。

这种一夜之间变成热潮的背后,其实折射出整个行业的一点:我们是不是都在烧钱跑马,追求所谓的最大公约数市场,忽略了差异化?你想,我刚才翻了翻车型相册,发现大部分新车都在这几个尺寸范围内:大约4米8到5米2,宽度奔着2米走。要不是有人提醒,我都差点忘了,有限的空地和停车位,根本承受不起这样堆积如山的车型。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有驾

你会不会觉得,未来可能是真的要回归小而精了?尤其是在城市,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呆得住,才是真需求。比如我个人,喜欢那个四米八左右的五座车,放倒座椅那叫一个舒服,内高八十多公分,甭说家人在上下车了,出门露营也方便。很多消费者也是这个偏好,只是市场刺激让几家规模做得漂漂亮亮。

再从供应链角度聊聊。制造这么大的车,成本其实没想象的那么高,关键是占用车间和模具。大尺寸车里,电池、电机、悬架啥的都得堆进去,空间利用率才是硬指标。就算按粗算,一辆五米多的SUV,百公里成本可能高出20%左右——主要是电池用量大了。这个成本,谁能消化掉?可能只有高端市场。于是,国内品牌都在走量,拼配置,拼我有我露脸的面子。

你是否想过,我们一直以性价比取胜的策略,会遇到瓶颈?大车拼的是仪式感,拼的是气场,但实际上,能不能用得顺手?中途有次朋友开问界,说这一车,要不是很喜欢它的外观,也真挺难开。我倒是觉得,贵在精神气。现实里,很多家庭对实用第一——比如我,据我观察,有不少朋友买车,未必开得多,就是为了面子和家庭需要的安全感。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有驾

我还记得,去年有个销售说:只要车大,回头率就高。其实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大一点的SUV选在很多家庭心里,就是我安全,有面子,还宽敞。偏偏,很多城市的小区停车位,还是十几年前的线,这让人有点哭笑不得。而我也在想——是不是以后要换房,才能配得上这些宽大无比的车型?还是说,车越来越宽,房就得越大才能匹配?

你会不会也觉得,未来的市场,可能会是大小平衡,不再像现在这样,一味追求越大越好?其实平衡才是王道,因为没有哪个家庭,真的每天用大车拉回家一堆货。或者,大家都在想,这种你大我也就大点的策略,什么时候会走到尽头?我倒觉得,这个什么时候或许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充电便利性,二是停车便利性。不然,大车的优越感也就只能停留在照片的阵地上。

我严重怀疑国内这帮造车哥几个是不是背地里拉了个群,群公告就一行字“兄弟们2025年咱们就干一件事all in5米2的六座大SUV”-有驾

说到底啊,汽车这个工具变成风景,特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惯了炫耀和象征。这路上的车,除了牌照、LOGO、尺寸,能留什么印记?这就让我不知道,下一步我们到底要追求多大、多宽、多豪华,还是要追求能用得上、能用得顺的实在。你说呢?还是说,未来的市场本身就会自然滤除,那些虚胖的巨型车会自我退场,只留下真正实用的小车?我倒是想知道,谁又会率先想到反向操作——缩小尺寸,保证效率?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