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最近汽车圈的风云变幻,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丰田,那个总在舆论场上“默默无闻”,却又总能在销量榜上傲视群雄的“老将”,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不得不说,关于丰田,这些年来的声音可谓是交织错杂,既有赞赏,也有质疑,但人家丰田呢,仿佛总能稳稳地站住脚跟,拿出令人赞叹的成绩单。
咱们先来聊聊丰田章男的那句话,他说:“我们的敌人是碳,而不是内燃机。”这句话,听起来掷地有声,也显露出丰田对于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清晰认知。
人家卖了2700万辆混动车,累积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900万辆电动车。
这数字,想想就觉得令人敬佩!
当然,这背后也蕴含着丰田对“碳中和”战略的独特理解。
他们并没有all in纯电动车,而是选择了“多路径碳中和”的发展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混动、插混、纯电、氢燃料电池,一个都不能少!
这就像是“狡兔三窟”,为的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找到最稳妥的发展之路。
近日,丰田发布了2024财年的财报,营收达到了惊人的2.3万亿人民币,利润也达到了2300亿人民币,虽然相比去年略有下滑,但依然是行业内的领跑者。
要知道,这份成绩单是在丰田“内忧外患”的一年里取得的,更显弥足珍贵。
说到“内忧外患”,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先是“型式指定”的问题,丰田被曝出测试违规,导致多款车型不得不暂停生产。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焦头烂额!
更让人头疼的是,日本本土的测试标准和国际标准有所不同,为了迎合国际市场,丰田不得不采用“超规方式”进行测试。
这事儿,你说怪谁呢?
是技术不够硬?
还是标准不够统一?
接着是北美市场,召回了14.5万辆大汉兰达和雷克萨斯TX,又停产了几个月。
这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
正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次事件,也如同战场上的“失利”,考验着丰田的应变能力。
但,丰田就是丰田!
在全球销量上,人家只下降了0.9%,依然稳稳地占据着市场。
而且,单车利润还保持在2.5万人民币左右。
相比之下,国内不少车企单车利润都在1万元以下,甚至更低。
这,就是丰田的“底气”!
这“底气”来自哪里?
说到底,还是技术!
丰田的混动技术,那真不是盖的。
46.2%的销量都是混动车型,说明消费者们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丰田混动技术的认可!
买车的人,图的就是省油,图的就是可靠。
丰田正好满足了这两点。
当然,丰田也明白,只靠混动,迟早会掉队。
接下来,就到了咱们要说的“关键”了。
丰田也开始“触电”了!
而且,还是“大手笔”!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丰田祭出了“五个更中国”的战略。
这五个“更中国”是啥?
更中国的管理、更中国的研发体系、更中国的产品、更中国的供应链销售体系、更中国的事业体系。
听起来,是不是充满了“中国特色”?
在管理层面,丰田中国换了“帅”,由中国人担任高管。
在研发上,丰田搞了个“One R&D”统一研发机制,还任命了中国工程师当首席工程师。
从成果来看,铂智3X卖得不错,铂智7也亮相了。
而且,丰田还在上海建了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
这,就是丰田的改变!
为什么丰田要这么做?
因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且,竞争也异常激烈!
丰田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财年,丰田在华合资公司的权益法收益,下降了60.3%!
所以,丰田必须改变!
必须拥抱电动化!
必须加速本土化!
咱们再来说说丰田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
除了中国市场,丰田还要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和日元走强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对丰田的利润影响巨大。
美国是丰田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关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丰田的“根基”恐怕就会动摇!
所以,丰田也在加速北美本地化。
啥意思?
就是在美建厂!
在美国生产!
丰田正在考虑将RAV4生产线迁至美国,还要加强供应链的本土化。
北卡罗来纳电池工厂也将投产,为混动、插混和纯电产品提供电池保障。
你看,丰田这步棋,走得多稳!
这就像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兵者,诡道也”。
丰田通过战略调整,力求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最有利的生存之道。
丰田的这盘棋,下得怎么样?
说到底,结果说了算!
2025年,丰田的目标是营业利润3.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20%。
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有些紧张!
但,丰田真的会输吗?
我觉得,未必!
丰田的“减碳逻辑”,能不能在2025年再次证明商业可行性?
这,才是关键!
丰田能否继续交出兼顾规模、利润与转型速度的优异成绩单?
这,将决定丰田未来几年的产业走向!
有意思的是,丰田的“困难模式”仿佛已经成为了常态。
但,每一次“困难模式”,都逼着丰田不断革新,不断进步。
这,也正是丰田的魅力所在!
所以,咱们就等着看吧!
看看丰田,能不能再次上演“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的传奇!
说来说去,汽车圈的事儿,真有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