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伙儿对电动车都再熟悉不过了,它现在几乎成了咱们日常出门,特别是短途代步的首选工具。
上下班、买个菜、接送孩子,方便是真方便。
但是,方便归方便,这电动车的烦心事儿也不少。
最让人头疼的,恐怕就是充电问题了。
快则六七个小时,慢则八到十个小时,基本上就是回家插上电,第二天早上才能拔。
要是哪天忘了充电,第二天准保得抓瞎。
这还不算完,一到冬天,那电瓶就跟被冻傻了一样,续航里程说掉就掉,有时候掉个三四成都是常事,本来能跑五十公里的,天一冷可能三十公里就悬了,让人心里总没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里程焦虑”。
不过,最近在咱们国家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儿,似乎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些烦恼的。
这种车长得跟共享电动车差不多,但它不吃“电”,而是吃“氢”。
最神奇的是,它“喂饱”自己的方式,不是漫长的充电,而是像换煤气罐一样,三分钟换一个“氢气瓶”,然后就能撒开欢儿跑上差不多一百公里。
更关键的是,骑这种车还不需要驾照,跟骑电动自行车一个规矩。
听着是不是有点科幻?
但它确确实实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目前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里能见到了。
这到底是个啥东西?
安全不安全?
用起来到底怎么样?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新事物。
这股“氢能风”其实刮得挺快。
就在今年,像山东青岛这样的沿海大城市,就一口气投放了上千辆这种氢能共享车。
市民们只需要用手机扫个码,就能体验这种新奇的出行方式。
而且青岛还计划在年底前把车辆总数增加到一万辆以上,到时候,这种淡蓝色的氢能车估计会成为城市里一道新的风景线。
不光是青岛,在南方的广东东莞松山湖,那个高科技企业云集的地方,也专门建了氢能示范园区,园区里的工作人员日常通勤,骑的就是这种车,每天跑个几十公里完全没问题。
另外,在江苏的常州、湖北的一些城市、四川成都的新都区,还有广东肇庆等地,这种氢能两轮车也已经陆续上岗了。
因为省去了充电的麻烦,只需要在没“气”的时候去指定地点换个瓶子就行,所以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欢迎,很多人都抱着好奇心去尝试。
那么,这种车用起来,跟咱们熟悉的电动车比,到底好在哪呢?
咱们可以从几个大伙儿最关心的地方来看。
首先就是上路的门槛。
很多人一看到新车,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要不要驾照?”答案是不用。
这些氢能两轮车,在设计和生产的时候,就是严格按照咱们国家对非机动车的标准来的。
说白了,它的最高速度被限制在了每小时25公里以内,整车的重量、电机的功率等等,都和我们现在骑的合规电动自行车是一样的。
所以从法律上讲,它就是一种非机动车,只要你年满16周岁,就可以骑着它上路,不需要任何驾照。
这一点就大大方便了普通老百姓,不用为了代步再去考个证。
其次,就是它彻底解决了充电慢、续航短的焦虑。
电动车充电时间长,这是个硬伤,急着用车的时候,只能干着急。
氢能车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
它的能量来源是一个小巧的低压储氢罐。
当车子提示“氢气”不足时,你只需要找到一个类似快递柜的“换氢柜”,扫码打开柜门,把旧的储氢罐取出来,再把一个满气的罐子放进去,关上柜门就行了。
整个过程操作非常简单,熟练的话,两三分钟就能搞定。
而这短短的三分钟,换来的是接下来八十到一百公里的续航。
这个体验,跟去加油站给汽车加油差不多,即换即走,完全没有了需要提前规划充电时间的烦恼。
跑长途也不怕,只要沿途有换氢柜,就能实现无限续航。
再有一点,就是它特别适合在咱们北方地区使用。
生活在北方的朋友肯定深有体会,一到冬天,别说电动车了,就连手机的电量都掉得特别快。
这是因为无论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它们的能量都是通过内部的化学反应释放的,温度一低,化学反应就变慢,能量自然就跟不上了,续航里程“打骨折”也就成了必然。
但氢能车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的动力来自于氢燃料电池,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电池里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这个反应过程对温度不那么敏感。
即使是在零下十几二十度的寒冷天气里,它也能保持稳定高效的能量输出,续航里程基本上不会有明显下降。
这意味着,就算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它照样能跑出个大长途,这是传统电动车没法比的。
当然,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心里会犯嘀咕:这车又是氢气又是瓶子的,听着就悬乎,安全吗?
万一撞了、摔了,会不会像新闻里说的氢气球一样爆炸?
这个担心很正常,毕竟安全是头等大事。
实际上,这个问题,研发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全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一项叫做“低压固态储氢”的技术。
咱们得先弄明白,此“氢”非彼“氢”。
我们印象中危险的氢气,通常是指被高压压缩在钢瓶里的气态氢,压力非常大,一旦泄漏确实有风险。
但这种氢能车用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打个通俗的比方,这项技术就像是做了一块特殊的“金属海绵”,这块海绵有无数个微小的孔隙,能把氢气分子像吸水一样,牢牢地“锁”在材料的内部晶格里,让氢气以一种固体的形态被储存起来。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储存压力非常低,跟大气压差不多,根本不存在高压爆炸的风险。
其次,因为氢气被牢牢“锁”住了,所以非常稳定。
就算储氢罐受到剧烈撞击、被尖锐物体刺穿,甚至是被火烧,氢气也只会非常缓慢地、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根本形不成爆燃的条件。
它的安全性,完全可以和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最稳定的铅酸电池相提并论。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放心地骑。
总的来看,这种氢能两轮车的出现,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代步工具。
从更大的层面看,它其实是我们国家在能源转型战略上,走的一步非常巧妙的棋。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发展氢能这种清洁能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但是,发展氢能产业有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没有加氢站,就没人敢买氢能源汽车;没有足够多的氢能源汽车在路上跑,企业也就没有动力去投资建设昂贵的加氢站。
而氢能两轮车,用它这种“换氢柜”的模式,就完美地绕开了这个难题。
它不需要建大型加氢站,只需要在城市里像布局快递柜一样,铺设换氢网络就行。
通过共享单车的模式,先让大量的车跑起来,让普通老百姓亲身体验到氢能的安全和便捷,慢慢消除大家对氢能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同时,也为氢能技术的实际应用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可以说,我们现在在街头看到的每一辆氢能两轮车,都是一个移动的“氢能宣传员”,它正在用一种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氢能应用,比如氢能汽车、氢能公交车的普及,铺平道路,打下基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