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

对于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现在心里可能都悬着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就叫“颗粒捕捉器”,简称GPF。

可能您在网上看车评,或者跟身边的老司机聊天,总会听到关于它的各种抱怨,比如车子开着开着就没劲儿了,油耗也莫名其妙地往上涨,仪表盘上还时不时亮个吓人的故障灯。

更让人头疼的是,开到维修店去处理一下,动不动就是几百块钱,这钱花得真是冤枉又闹心。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很多人就犯了嘀咕:这颗粒捕捉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是不是所有新车都得带这么个“累赘”?

难道为了环保,咱们普通老百姓就得忍受这种用车上的折磨吗?

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个事情从头到尾给您说明白了,其实,这个所谓的“用车噩梦”,在今天来看,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过去式,只要您选对了车,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个颗粒捕捉器是干嘛的,它为什么会堵。

这事儿得从咱们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说起,特别是“国六B”排放标准。

这个标准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其中一项硬性指标,就是严格控制汽车尾气里排放的PM2.5这种细微颗粒物。

很多汽车,尤其是现在流行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追求动力,在某些工作状态下,汽油燃烧得不是那么完全,就会产生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碳颗粒。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为了不让这些颗粒物跑到大气里,工程师们就想了个办法,在排气管里装一个高精度的过滤器,把这些颗粒物都拦截下来。

这个过滤器,就是颗粒捕捉器。

打个比方,它就像是给汽车的排气管戴上了一个功效超强的“口罩”,排出去的尾气就干净多了。

这个初衷是极好的,但问题随之而来。

口罩戴久了会脏,会堵住影响呼吸,颗粒捕捉器也一样。

它把颗粒物都留在自己身体里,日积月累,排气管就被堵住了,汽车的“呼吸”自然就不顺畅了。

车子感觉没力气、费油,就是这个道理。

理论上,这个“口罩”有自洁功能,叫“再生”。

就是通过把排气管的温度提升到非常高,大概600摄氏度以上,把拦截下来的碳颗粒烧掉,变成二氧化碳排出去,这样“口罩”就干净了。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可关键的矛盾点就在这里,咱们绝大多数人的用车场景,都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路况拥堵,走走停停,车速很难提起来,发动机和排气管的温度根本达不到它“自我清洁”所需要的高温。

这就好比一个需要靠出汗来排毒的病人,却天天待在恒温的空调房里,汗出不来,病当然好不了。

颗粒物越积越多,最后就彻底堵死了。

所以,前几年很多车主都吐槽,说自己为了让这个颗粒捕捉器不堵,还得特意找个周末,开上车去高速公路上跑个几十上百公里,这哪是人在开车,简直就是车在“遛”人,实在是太折腾了。

那么,是不是现在买车就一定得面对这个难题呢?

答案是否定的。

经过了前几年的市场反馈和消费者的集中抱怨,各大汽车厂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拿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很有底气地把市面上的车型分成几类,您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去选,基本上就能完美避开颗粒捕捉器堵塞这个大坑。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第一类,是那些已经完成了技术升级和优化的车型。

这类车的代表就是一些主流的合资品牌,比如大众。

早些年的大众探岳等车型,确实是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的重灾区,投诉非常多。

但是,像大众这样的大厂,面对问题还是积极解决的。

他们对车辆的排气系统和“再生”逻辑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校。

现在的车型,要么是优化了发动机的燃烧,从源头上减少了颗粒物的产生;要么是改进了“再生”程序,让车辆在市区低速行驶时,也能找到机会悄悄地完成自我清洁,不再需要车主刻意去跑高速。

更有甚者,比如新款的帕萨特380车型,采取了一个更直接的物理方法,把颗粒捕捉器的安装位置,从原来离发动机较远的排气管中后段,挪到了紧挨着发动机的位置。

发动机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热源,一工作起来温度就很高,颗粒捕捉器紧挨着它,就像是守着一个大火炉,随时都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那些刚被捕捉到的颗粒物还没来得及堆积,就被高温给分解掉了。

这种从硬件结构上进行的优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大大降低了堵塞的风险。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第二类,是那些天生就不需要颗粒捕捉器的车型。

有些车企在技术路线上比较“执着”,它们没有选择用“打补丁”的方式去满足排放标准,而是通过提升发动机本身的燃烧效率来解决问题。

这方面的典型就是马自达。

当大家都热衷于搞涡轮增压的时候,马自达一直在深度钻研自然吸气发动机,它的“创驰蓝天”技术,通过实现超高的压缩比,让每一滴汽油在气缸里都燃烧得极为充分、干净。

这样一来,它排出的尾气里,颗粒物含量本身就非常低,根本不需要额外加装颗粒捕捉器这个“口罩”,就能轻松达到国六B的标准。

后来,丰田的凯美瑞、亚洲龙等车型搭载的新一代发动机,也通过提升热效率,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购买这类车型,可以说是最一劳永逸的选择,因为你根本就没有那个会堵的零件,自然也就没有了堵塞的烦恼。

第三类,是大排量的自然吸气车型。

颗粒捕捉器不可怕,内行人教你选,这三种车放心买-有驾

虽然现在这类车越来越少,但它们在应对颗粒物排放问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道理很简单,小排量发动机带个涡轮,就像是让一个小孩去扛很重的东西,他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呼吸急促,燃烧过程就容易不充分。

而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就像一个成年壮汉,气定神闲地就把活儿干了,它的燃烧过程更加平稳、从容,产生的杂质自然就少很多。

所以,很多这类车型从设计之初,就不太会受到颗粒捕捉器堵塞的困扰。

所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车企的不断努力,颗粒捕捉器容易堵塞这个问题,在2025年的今天,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我们现在买车,完全可以把目光聚焦在以上提到的这几类车型上。

反过来说,如果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某个品牌的车型还普遍存在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那就要谨慎考虑了。

这说明它的技术储备可能还停留在几年前,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知道,最多再过两年,更严格的“国七”排放标准可能就要来了,到那时候,对颗粒物排放的要求只会更高。

如果一个车企连现在的“国六B”都应付得如此狼狈,我们又怎么能指望它在未来能提供可靠的产品呢?

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擦亮眼睛,选择那些技术成熟、已经解决了后顾之忧的车型,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明智之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