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在上海用户交付中心举办“为用户而改变——魏牌特别活动日”,活动现场发布了魏牌在渠道、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的重大焕新举措。
对于魏牌此次的转变,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为用户而改变,是我们魏牌的价值观底线。我们希望,通过改变让大家买车、用车,更放心、更安心”。
作为自主品牌中最早一批建立起来的高端品牌,魏牌走过的路并不轻松,导致没能在众多自主高端品牌中脱颖而出。
经历了这些之后,让魏牌知道了,潜心造车不再是唯一正解,真正懂用户才能走得更远。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这一次魏牌将如何开启品牌的焕新之路。
长城汽车35年的技术积淀是魏牌焕新的“底气”。
在发布会现场,魏建军发布重磅信息,向全球用户发布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
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有七大领先优势:兼容5大动力形式的超级平台;双4s(秒)级2.0T超级混联系统;800V混联架构;超大混动电池组,纯电续航超400km;混动6C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200km,同时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将提升至400km;行业首发整车智能体;行业领先VLA大模型。
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兼容5大动力形式的超级平台,具体包括插电混动(PHEV)、油电混动(HEV)、燃油(ICE)、纯电(EV)、氢动力(FCEV),一个平台实现覆盖全球市场对不同动力形式需求。
魏建军进一步介绍,针对一些新能源车在馈电时性能缩水的痛点,长城采用2.0T发动机混联系统,可以让中大型车也能拥有强悍的性能。有电时,零百加速4.4秒,馈电状态下,也只需要4.7秒。
长城插混车型纯电续航现在已经超过200公里,在这个新平台上,长城即将推出全球首款纯电里程超过400公里的插混车型,也就是说日常通勤一周只需充一次电。
全新架构将采用6C电池,最大充电功率可达470千瓦,充电时间减少一半,充电五分钟,续航200公里,比现在市场上99%的纯电车充电还要快。
此外,长城全动力超级平台采用了更开放的SOA架构,能够实现智慧行驶、智慧空间、智慧生态全面融合。
驾驶辅助方面,长城将全面应用VLA大模型,实测中这个大模型已经非常接近人类驾驶员的决策能力了,能更轻松解决复杂的场景。
在我们看来,此次魏牌带来的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当行业还在争论“哪种动力才是未来”时,长城不做选择题,全部都给到用户。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但从国际汽车市场和近期一些品牌的动作可以看出,燃油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还不会退出主流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魏建军在活动现场还透露,魏牌的下一代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可以兼容SUV、MPV和轿车,这也表示出了长城汽车擅长的SUV,和魏牌高山这样的MPV外,魏牌也有可能会推出轿车产品,这样也会进一步扩大产品覆盖度,提升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用户才是魏牌存在的理由。”魏牌CEO冯复之在发布会上强调。
他表示建设直营零售中心、用户交付中心,是真正和用户建立联系、面对用户意见的第一步。因为精准洞察并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离不开高效的用户触达渠道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据了解,早在2020年至2021年,长城魏牌就曾在广州试水新能源线下直营。2023年,长城也曾在北京尝试开设直营店,并将多个新能源品牌集合在同一家店里。
长城智选是长城搭建直营体系的又一次尝试。
2024年5月1日,长城在17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33家直营店同步营业,当时销售坦克300、坦克500、魏牌蓝山、高山在内的六款车型。其选址以核心商圈为主,销售车型包括魏牌和坦克,不涉及欧拉、哈弗等其他品牌。现在长城让坦克品牌重回经销商渠道,专注于魏牌。
目前长城在全国110个城市建成超过430家用户中心,这些用户中心都将全部服务于魏牌。据魏牌CEO冯复之介绍,2025年底将会建成超600家用户中心,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最终魏牌计划拓展超过1000家渠道点位。
据了解,魏牌终端门店有零售中心、交付中心和用户中心三种形式,从定位、布局和运营方式来看,与特斯拉、理想等品牌的直营渠道类似。直营门店价格透明、统一,在获客、试驾、下定到售后等全链路中直接接触用户,效率更高,代价是运营成本更高,也没有经销商分担库存压力。
冯复表示,魏牌建直营代表长城对用户的承诺,通过这些物理触点直面用户。此外,魏牌还在各主流媒体平台建立数字化触点,与用户共创发布三种新车身颜色。同时针对用户西部自驾游需求,打造西部服务保障线。在青藏线、川藏线、青甘环线上,建立了30个护航驿站,每200公里一个救援点,最远的网点不超过350公里,保障救援和车辆维修。
早在2024年5月,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曾对外解释称,长城汽车的产品力不差,而是渠道存在不足。他认为当前汽车经销商普遍面临关店、转型的巨大压力,而长城经销商又主要聚集在低线城市和高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缺乏经营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信心,直营将解决长城与高端用户断联的问题。
过去一段时间内,魏牌在宣传和销售环节发力不足,导致销量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如今随着长城内部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直营渠道大规模建设,魏牌有望追赶甚至超越友商,为长城汽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魏牌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受益于国内SUV市场的蓬勃发展,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品牌彼时正如日中天,其中哈弗H6常年霸占自主SUV销量榜首。长城洞察到消费者对自主品牌高端产品的需求,2016年广州车展,冠以创始人魏建军姓氏的魏牌诞生,肩负着长城汽车向上突围的使命。魏建军曾说“魏品牌把我的姓氏都赌上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全新品牌的闪亮登场,很快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初期凭借VV系列的高配置与性价比,魏牌迅速打开市场,2017年、2018年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一度被视作国产豪华SUV标杆。不过,接下来以长安、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不断发力,同等配置下更具性价比的车型不断涌现,魏牌的吸引力逐年下降。
2019年-2021年,WEY的销量分别为10万辆、7.85万辆、5.84万辆。
2021年,长城汽车做出了战略调整,确定了“新一代智能汽车”的品牌定位,并且决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在产品上,引入咖啡智能平台和智能混动DHT方案,并且彻底放弃了VV系列车型,取而代之的是推出3款以咖啡命名的车型——摩卡、玛奇朵和拿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摩卡是燃油车,拿铁和玛奇朵均搭载了长城的柠檬混动DHT技术。不过,产品焕新后,销量依然没有太大起色,2022年全年魏牌累计销量为3.64万辆,同比继续下跌超三成。
活动现场魏建军表示,前几年新能源转型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很快,魏牌有点儿跟不上节奏,走得不够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要坦诚地承认,我们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魏建军还提到“还有人问我是不是要放弃魏牌了”,他表示:“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对魏牌的热爱,从没有变过。造车这件事,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
2024年蓝山、新摩卡等产品的推出,让魏牌销量回升至5.47万辆。2025年是魏牌持续进击和改变的一年。本次品牌焕新最鲜明的特点是“为用户而改变”——魏牌要做一个真正懂用户的品牌,让用户“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
品牌焕新的底气源自长城汽车多年所积累的强大技术体系和制造经验。
其实从2022年开始,魏建军出手,亲自上阵负责魏牌的产品定义,团队开始紧锣密鼓筹划新产品。同时集团坚定不移地进行智能化转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化战略专项落地。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均保持在行业高水平,仅2023年,投入就超过了110亿元,研发队伍超过2.4万人,智能化领域公开专利达1131件。
从最早开始玩AI的空间域,到如今的大语言模型团队,视觉AI团队,AILab等智能化团队,不计成本的投入、前瞻的技术布局为长城汽车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魏牌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自成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品牌文化和先进的技术实力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之前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对市场带来了冲击,让魏牌在技术路线上走得有点急躁。如今,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进而在品牌焕新、渠道升级等方面作出诸多改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