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莲花跑车两款新车直降近20万,本想抢占市场,却意外引爆老车主的集体愤怒。社交平台上,“背刺首批车主”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一位车主痛心道:“我们曾是最拥护品牌的人,如今却成了最受伤的人。”这场风波背后,是超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典型困局——降价求生,是否值得以牺牲核心用户信任为代价?
莲花跑车Emeya
1. 降价策略:从“绝不降价”到“断腕求生”
莲花跑车此次改款将EMEYA和ELETRE的入门价分别下调至53.8万与55.8万元,对比半年前已累计降价近20万元。然而,品牌在2024年7月还曾高调宣称“定位百万级豪华,绝不参与价格战”。这种反差凸显了其市场策略的被动与失衡。
莲花跑车ELETRE
更引发争议的是“减配降价”操作:
增配:主动扰流板、电吸门提升基础体验;
减配:激光雷达、后排按摩等高端配置被取消,被质疑“牺牲核心技术换市场”。
2. 信任危机:用户情感与品牌价值的双重崩塌
老车主的愤怒远超“车辆贬值”本身:
隐瞒车况:有用户爆料“购买展车被隐瞒维修记录”,要求退一赔三;
承诺落空:首批车主提及“赛道基因信仰”与“服务承诺未兑现”的落差;
道歉失效:毛京波发布的《致车主的一封信》因未提出具体补偿方案,被批“缺乏诚意”。
莲花跑车改款将EMEYA和ELETRE
3. 市场困境:销量跳水和战略迷失
莲花的降价背后是严峻现实:
销量暴跌:2025年一季度国内仅售400辆,全球销量同比腰斩;
收入锐减:上半年营收2.18亿美元,同比下滑50%;
裁员节流:英国总部裁员820人,占比超四成。
莲花跑车此次改款EMEYA和ELETRE车型展示
与此同时,其在渠道与智能技术上明显落后:
国内仅30家门店,不足保时捷的1/4;
竞品如保时捷Macan EV已标配L2+级自动驾驶,莲花仍在追赶。
4. 自救措施:换帅、融资与战略调整
为扭转局面,莲花展开多维度自救:
人事调整:钦培吉出任中国区总裁,提出“月销万辆”目标;
资金注入:获3亿美元及吉利16亿元融资,用于研发与扩张;
战略重构:推进“3331”全球市场目标,并计划2026年推出D级SUV及插混车型。
然而,这些举措能否奏效仍待观察。业内分析指出,若无法平衡品牌调性、用户信任与价格策略,自救可能沦为新的危机。
莲花跑车内饰展示
莲花的降价风波,折射出所有高端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共同挑战:当“诚意”被简单等同于“降价”,而忽视用户情感与权益时,每一次市场突围都可能演变为口碑的崩塌。豪华品牌的真正价值,从来不在配置表的价格栏里,而在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信任中。
你认为莲花应该如何平衡老车主权益与市场扩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