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同车人驾驶水平,解决疲劳驾驶难题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驾车已极度疲惫,迫切想找个人临时顶替,否则感觉随时可能在行驶中闭眼睡着,但因不了解同车人的驾驶技术,始终不敢交出方向盘?其实,只要掌握判断他人驾驶水平高低的方法,你完全可以在车流量少的路段,先让对方开一个服务区的距离。若发现其水平不足,到下一个服务区再换回自己驾驶,这样既能让自己得到适当休息,又能规避安全风险。
我们之所以要判断他人驾驶水平,主要是因为有些驾驶技术出色的人,可能会让乘车者产生不安感;而有些看似驾驶平稳的人,实际技术却较差,反而存在更大危险。因此,学会判断对方的驾驶水平,能避免误解他人,减少人际隔阂。
作为一名有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我在驾车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问题。有时实在太过劳累,即便拼命想睁开眼睛,累到一定程度后,眼皮也会变得异常沉重,那种感觉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恨不得用牙签把眼皮撑起来。我相信所有司机在跑高速时,多少都有过这种体验。一旦出现这种状态,就意味着已经处于疲劳驾驶的范畴,此时要么更换驾驶员,要么进入服务区先睡一觉。如果车上有会开车的人,我会果断地暂时把方向盘交给对方,但在对方驾驶期间,我会重点观察他是否有以下三种行为。
一、上车后是否第一时间调整座椅
我自己也经历过新手阶段,说实话,当时开别人的车时我非常紧张。由于担心车辆与自己的座驾存在差异,上车后我紧张到连座椅都忘了调整,直接就启动车辆。但行驶过程中我发现,不调整座椅会极大影响驾驶操作。因为车主的身高和坐姿与自己不同,不调座椅可能导致驾驶时动作局促,甚至出现手脚够不到操控部件的情况,驾驶难度会非常大。
随着类似经历增多,我也积累了更多经验。后来只要一坐上别人的车,我会先调整座椅,确保坐姿让自己感觉舒适后才起步。不过,毕竟不熟悉他人车辆,担心行驶中对路况判断不准,尤其是在需要较高驾驶技巧的路段,怕把别人的车刮蹭到,心里总是没底。所以必须把座椅调到能清晰看到发动机盖和雨刷器节点的位置才放心。这样一来,我的坐姿会非常靠前,整个人几乎是抱着方向盘在开车。
如今,无论开什么样的车,我都不会再这样调整座椅了。因为坐姿太靠前会压缩驾驶室内的空间,转动方向盘时手腕很容易撞到肋骨,而且整个人会感觉车内格外拥挤,遇到紧急情况还可能误踩油门。如果开车的人上车后不调整座椅,或者把座椅调到像我过去那样局促、需要抱着方向盘驾驶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驾驶水平通常比较一般,到下一个服务区及时换回自己驾驶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二、从服务区驶出汇入高速主路时是否拖沓
什么是驾驶拖沓呢?简单来说,就是该踩油门加速时不及时操作,需要提升车速的时候迟迟不提速,这就是典型的拖沓表现。从服务区返回高速主路时,会有一段匝道,这段匝道的限速通常是每小时60公里。而到了匝道尽头,会有一段加速车道,驾驶员需要在这段车道内尽快把车速提起来,速度越快越好,同时寻找合适时机变道汇入主路。一旦驾驶时出现拖沓,在加速车道内就无法及时提升车速,导致汇入主路后车速仍只有四五十公里每小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后方车辆追尾。
之前有个朋友因为从没开过高速,让我陪他跑一趟熟悉路况。结果在陪同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开始他不敢开车,让我先带着他在高速上行驶。我一边开车,一边教他如何通过收费站、怎样取卡,以及遇到高速汇入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交代清楚后,我们进入服务区,把车交给了他驾驶。没想到他上车调整好座椅后,从服务区驶出高速的过程中,竟然像开国道一样慢慢悠悠。加速车道都快跑完了,车速还没到40公里每小时。这时左侧高速主路上的车辆飞速驶过,他没办法,只能踩刹车停车,盯着后视镜等待无车的间隙再变道出去。即便当时后方没有车辆,能顺利变道汇入主路,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把车速提起来。一旦后方有车辆快速驶来,由于双方车速差距过大,对方发现他时可能已经来不及刹车了。
三、超车时是否有并排行驶的习惯
在高速上驾驶,有一条铁律就是不扎堆、不并排行驶。尤其是在超越大型货车时,绝对不能长时间与货车并排。因为货车一旦发生爆胎,撕裂的轮胎胶可能会直接砸到自己车上,巨大的冲击力会导致车辆失控。高速超车讲究“快、准、稳”,也就是说,超车前要找准时机,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精准的操作,迅速完成超车动作。如果有人在超车时,油门控制不灵活,甚至不敢深踩油门,导致超车过程耗时过长,长时间与被超车辆并排,那说明这个人完全没有安全意识。这种情况下不用犹豫,到下一个服务区就换回自己驾驶,反而更安全。
以上就是判断他人驾驶水平高低的方法,这三个问题基本是大多数新手司机都会存在的情况。只有当驾驶者没有这些问题时,才能说明他的驾驶水平相对不错,我们也才能放心地把方向盘交给对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