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各路车评人和用户猛吹零跑C10,说它是什么“移动小家”,我一开始是有点不屑的。怎么着,现在卖车不聊三大件,开始聊装修了?不聊操控,开始聊户型了?但凡一个车企,开始不务正业,大谈特谈什么“移动空间”、“第三生活场景”,你就得小心了,这背后往往不是产品力开窍了,而是营销部门的心态先爆了。
但看完这篇车主的碎碎念,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懂了。我悟了。零跑可能不是心态爆了,而是直接把桌子掀了。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给这个卷到冒烟的汽车市场里,每一个被生活反复碾压的家庭用户,造一个移动的求生舱。
我们先来解构一下现在买车,尤其是一个家庭买车,到底是在买什么。买的是交通工具吗?是,但又不完全是。这就像你问一个修仙者为什么要炼丹,他说为了强身健体,你信吗?他真实的目的,要么是想飞升成仙,要么是怕被对家一巴掌拍死,只能疯狂加大加大再加大自己的防御和攻击。
现在车企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温良恭俭让。现在的玩法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是道诡异仙里的修仙法则,你慢一步,别人就把你当耗材给炼了。什么日系SUV,卖得挺火,但配置给得像压缩饼干一样,内饰硬塑料,摸上去的手感跟我家楼下那共享单车的车把差不多。这叫什么?这叫不装了,摊牌了,我卖的就不是车,是“丰田”/“本田”这两个字的玄学信仰。你爱买不买,反正有的是人吃这套品牌玄学。会买这种车的人,你跟他聊配置,就好像跟果粉聊安卓的开放性,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告诉你: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得,您继续爱,我先走了。
还有些国产SUV,配置堆得跟不要钱似的,屏幕比我家电视还大,天窗恨不得开到后保险杠上,结果一坐进去,那股味儿,三体人看了都得摘一个脱水人下来闻闻是不是同类。销售跟你说通通风就好了,你信他个鬼。我想起我小时候我爸那辆破桑塔纳,也是一股味儿,但那是时代的味儿,跟现在这种工业辣鸡的味儿不一样。这种车,就是典型的走火入魔,为了卷参数,连基本的底线都不要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选择了后者。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看零跑C10的操作,就非常有意思了。它没有去卷那些虚头巴脑的,比如零百加速。讲真,对于一个家庭用车,你跟我聊零百加速,跟我聊赛道劈弯,是不是有点机你太美?我一个天天接送孩子,周末拉着全家老小去郊区吃农家乐的中年男人,我需要的是车子能瞬间弹射出去,把后座的安全座椅干翻吗?
不,我需要的是空间。巨大的,不讲道理的空间。零跑这个“得房率”66.8%就很有灵性,它直接把房地产的黑话搬过来了。它在告诉你,我这不是车,这是一套移动的小户型公寓。你看它的操作,前排座椅180度放平,跟后排连起来,就是一个将近1.8米的大床。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这玩意儿不是车,这是一个移动的安全屋,一个中年男人的最后避难所。万一哪天在公司跟老板干起来了,或者在家被老婆赶出来了,我直接把车开到地下车库,前后排一放倒,就是一个一米八的单人床。打开手机热点,连上中控大屏,我甚至可以在里面看一部电影。就问你怕不怕?这才是核心需求,一种情绪价值的兜底。
还有那个后排的亲子置物平台,能放吸盘碗,能当小桌子。这说明什么?说明零跑的产品经理,是真的被孩子折磨过。他知道,在后排安抚一个哭闹的神兽,难度不亚于在婆罗洲的雨林里进行一场闪电战。你没有趁手的工具,根本搞不定。而这个小平台,就是你的武器,你的“金钟罩铁布衫”。
再看续航和补能。现在但凡是个新势力,要是没有800V快充,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不是什么高科技,这是入场券。零跑C10有,这就说明它及格了。及格了,然后呢?然后就是把价格给你打下来。增程版纯电续航210公里,综合续航119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告诉你,平时上下班,你就是个纯电爹,享受低成本和静谧。周末要出远门,它摇身一变,成了能随时去加油站补给的战士,彻底干掉你的里程焦虑。
这种产品思路,就突出一个“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上最甜的奶油给刮走了。那零跑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甚至还要问问你这桌子是不是实木的,能不能拆了带走。同行看了也得傻。
至于那些智能驾驶辅助,什么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NAP高速领航。听着很高大上,对吧?但你必须明白一个反技术崇拜的核心逻辑: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不在特斯拉的FSD,不在实验室里跑赢了多少个模型,而在于它能不能躲开一个从路边鬼探头出来的“老头乐”。你参数再牛逼,算法再先进,你算得过一个不讲道理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这些功能,有,很好,能让我在高速上省点心。但别神话它,它就是个高级点的辅助,真正的驾驶,还得靠人。
当然,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买这车,那个能变床的功能,一年也用不了一次。但重要的是“我能”,而不是“我用”。这就是一种安全感。就像你手机里存着前任的联系方式,你不会打,但你知道它在那,心里就踏实。呸,这个比喻不太对。
所以,零跑C1OPK掉了一堆对手,最后被车主选中的逻辑,其实非常清晰。它没有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品牌玄学,也没有在一些用户根本感知不到的地方疯狂堆料,而是把所有的资源,都砸在了“家庭用户”这个最朴素,也最刁钻的需求上。空间要大,大到能睡觉;细节要多,多到能放娃的碗;续航要稳,稳到长途不慌;材质要好,好到娃能啃。
它卖的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四个轮子的求生舱,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一种“就算天塌下来我还能在车里睡一觉”的终极信仰。你看,这事儿的结尾,又回到了玄学。是不是很魔幻?讲真,现在的车企,活得也太累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