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Model Y将发布,网友期待18万起售,取消玻璃顶

最近小红书上炸锅了,话题直接冲上热搜——“阉割版”Model Y要来了?有博主晒出德州工厂门口的照片,说新车型动静不小,估计“这两天就要官宣”。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有人兴奋得搓手,有人等着看特斯拉“打脸”之前的定价策略。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咱不瞎猜,就从大家最关心的几个点掰扯掰扯。

先说价格,这可是最让人“上头”的部分。不少网友放话:“18万我就冲!”“19.9万能拿下就真香了。”说实话,这心理价位听着挺狠,但也不是完全没谱。要知道,现在Model Y入门款落地都得二十好几万,如果真能砍到18万起,那可真是“天塌了”,老车主估计得“气的蹦起来”。但换个角度想,特斯拉这几年靠“降价增销量”这套玩得风生水起,再来一记“价格屠夫”的重拳,也不是不可能。要是真定这个价,估计不少燃油SUV得连夜开会,想想怎么“支棱起来”。

网传Model Y将发布,网友期待18万起售,取消玻璃顶-有驾

那便宜这么多,到底“砍”了啥?从网传信息看,最明显的改动就是——玻璃顶没了!这下可有意思了。以前多少人觉得全景天幕是“出片利器”,拍照发朋友圈倍儿有面,走路都“摇头晃脑”。可现实是,夏天一到,车内直接变蒸笼,遮阳帘拉下来,通透感没了,还多了个“头顶烤灯”。尤其像上海这种“六个月夏天”的地方,车主恨不得天天戴墨镜开车。现在取消玻璃顶,看似“降配”,实则可能是“真香”操作,实用性直接拉满,还不用担心天幕老化漏水,省心不少。

再说说内饰,网友调侃这是“毛坯中的战斗机”,这话听着扎心,但特斯拉的极简风本来就不玩花里胡哨。中控就一块大屏,按钮能省则省,连仪表盘都省了。这种“毛坯感”对有些人是劝退,对另一批人却是“上桌第一个动筷”的理由——简洁、科技感强,系统流畅,OTA升级跟手机一样方便。而且你想想,省下来的成本,是不是更容易把价格打下来?这波操作,与其说是“阉割”,不如说是“精准瘦身”,把钱花在刀刃上。

动力和三电技术这块,特斯拉还是那个“顶呱呱”的存在。就算真是“阉割版”,大概率也不会动电池和电机的根基。Model Y本身续航扎实,百公里加速够快,日常通勤、高速巡航都够用。就算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多,寿命长,日常家用完全扛得住。再说了,特斯拉的电控技术、能量回收系统,那都是经过市场多年验证的,稳定性没得说。你开着它,不会觉得是“买菜车”,反而有种“驾驶玩具”的轻盈感。

网传Model Y将发布,网友期待18万起售,取消玻璃顶-有驾

智能化方面,这才是特斯拉的“王炸”。哪怕其他都简配,只要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能上,就有大把人愿意买单。有网友直接说:“太好啦就为了FSD,车无所谓。”这话听着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科技控的心声。L2级辅助驾驶现在遍地都是,但特斯拉的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甚至未来的城市道路FSD,还是有不少独到之处。哪怕现在国内还没完全开放,但“有这个潜力”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就像买手机,有些人就冲着“未来能升级”去的。

那这车真来了,对手们慌不慌?咱们拉两台出来比比。先看比亚迪宋PLUS EV,性价比一直很能打,配置丰富,内饰用料扎实,还有刀片电池安全性背书。但它智能化这块,跟特斯拉比还是差了点“灵气”,车机反应慢一点,辅助驾驶的细腻度也稍逊一筹。再说小鹏G6,智能化是强项,城市NGP用得顺手,充电速度快,颜值也在线。可品牌影响力和保值率,跟特斯拉比还是有点差距。这么一看,“阉割版”Model Y要是价格够狠,真有可能“一挑二”,把注重智能和性价比的用户都吸引过去。

当然,也有人担心,取消玻璃顶、简化内饰,会不会让Model Y彻底变成“老咕噜棒子”级别的工具车?其实不然。特斯拉的底子在那儿,底盘调校、动力响应、整车集成度,都是行业前列。就算外观低调点,开起来那种扎实感、静谧性,还是能让你感受到“这不是普通车”。而且,低风阻系数的设计、优秀的车辆底盘设计,让它高速稳、能耗低,燃油经济性这块,电动车天生就有“百公里加速”之外的另一种优势。

网传Model Y将发布,网友期待18万起售,取消玻璃顶-有驾

说到底,这款“阉割版”Model Y到底是不是真的,还得等官方发话。但从网友的热议能看出,大家不是不想买特斯拉,而是希望它“再亲民一点”。18万起,取消玻璃顶,保留核心三电和智能驾驶潜力——这个组合拳要是打出来,估计不少观望的人都得“真香”预警。

网传Model Y将发布,网友期待18万起售,取消玻璃顶-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毛坯神车”,你会考虑购买吗?你觉得18万值不值?要是真出了,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