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汽车圈一场没能翻身的“运动高地”就这样悄悄被埋进了历史角落。这事儿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你听到名字可能连点头都略显生疏的马自达M2性能部门。要说这段故事,还得从马自达一颗“不做老三,争头牌”的雄心说起。
1991年,日本的马自达刚拿下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这一下,底气冒了出来:我们不是只能造家用车,性能和豪华也能玩。一拍脑门,马自达当场模仿宝马的M部门、奔驰的AMG,搞了个专门升级原厂性能、改造套件的M2部门,准备抓住年轻人的心,把品牌调性直接拉一拉。顺带手还计划推出自己的豪华品牌Amati,对标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这些日系豪门。
别以为这只是纸上谈兵,M2团队确实砸下了不少油水:小小MX-5敞篷车,摇身一变成了Clubman Racer,发动机“磨了磨刀”,输出提到130马力,没那么猛,但对那年月的小跑车来说已经不含糊了。除了动力,还有配套的运动套件、限量生产,甚至排队买车的场景在当年也挺火爆。只不过,每次冲到高点,总有点意思不够足。比如M2 1002豪华版,主打真皮实木装饰,情怀上来了,销量下滑又快得像溜水一样。轻量化版本1003刚喊出声,也还没落地就被劈头砍掉。
但如果你觉得马自达光靠小马力就自信满满,可太小瞧他们了。M2还捣腾出一辆够格名垂小众性能圈的“眼镜蛇”概念车:MX-5塞进3.0升V6发动机,加上和RX-7类似的后悬挂,让功率直接飙到200多马力,外形还专门向Shelby Cobra致敬。可惜,投入成本实在太大,拍拍脑门就被否了。如果现在你在网络上扫性能改装新闻,说不定还会发现有人自行涡轮这个老MX-5,就像给当年的梦想续了条命。
M2的锋芒当然不止于此。Familia GT-X拉力赛车原本动力一般,M2硬生生加了大涡轮和锻造活塞,把马力提到了315匹,造型也搞得很夸张,前保险杠和尾翼都能让人多看两眼。虽然最后量产版还是为了省钱缩水了一些,但概念阶段那股子“我们能干”的劲儿一点不低。另外还有Autozam AZ-1的小型鸥翼车,可能你只在日本老车展里看过,别看排量才0.6升,做成限量版,真成了收藏圈的香饽饽,一台小车能把“玩得开心”发挥到极致。
其实要说马自达倒霉的不是技术,而是天不时、地不利。日本80年代后半段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一破,经济直接塌了。汽车圈不是赔钱就是砍项目,整个马自达集团都快撑不住了,M2和Amati只能被无情叫停。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哪怕赛车赢了、概念车吸睛,若没了钱,气势再足也是空架子。刚过四年,M2公司就彻底关门谢客,成了集团节流的牺牲品。这之后,福特一步步把马自达的股份从24%增加到33.4%,双方结盟,马自达得以续命,但性能部门再也没往高端搞事了。
马自达不是很快就死心。从2001年起,澳大利亚分公司还琢磨着给Miata加装原厂涡轮,冲到了两百多马力,并提供官方保修。听着很有诚意,限量100台,但无论权威还是影响力,都远不能和AMG或者宝马M相比,毕竟M2当时是“臭鼬工厂”,心气和设计都能跟欧洲豪门硬刚。
接下来,马自达用Mazdaspeed这个运动子品牌撑了几年,产品主打原厂涡轮增压和运动调教。叫好不叫座,本质上还是“精致小改”,激情有限。直到最近,马自达在新一轮东京车展上宣布成立了Mazda Spirit Racing部门,准备给MX-5等车型来点儿马力和运动感。虽然离当年的疯魔状态还有点距离,但至少表态有了,配套还处于起步阶段。
马自达这些年,算是情商和实力都遭了点罪。梦想造豪华品牌,对标主流,结果碰上一地鸡毛的经济危机和美国资本的大手盘,原本可以走出一条“性能爆改”的日系路子,却被现实拉回了工厂流水线。那些年,马自达的技术力和造车热情确实爆棚,但市场懂吗?钱跟得上吗?显然,造车不光靠大脑、腕力和诚意,也得看你命里能不能逢“贵人”。
话说回来,M2的几款车型至今还是性能圈的小众信仰。你要真看懂了这段往事,大概也能理解为啥马自达这几年还死磕轻量化、操控和转子发动机——不是不能变,是没得选。市场的脸,说变就变,名车的命,现在也只能靠小众车迷追忆。至于Mazda Spirit Racing未来能不能复刻M2当年那股“造车疯劲”,谁说得准呢?
这一切都像是老照片里的一抹遗憾,马自达曾经也想当那个高端圈的“三巨头”,但天不时地不利,最后还是摸摸脑袋,回到自己的家轿和小跑车阵营。偏偏现在又有那么点不死心的劲头,把运动精神又捞出来“翻炒”。等下次你看到马自达路上疾驰,不妨多看两眼,说不定里面藏着点日系车厂最孤傲的梦想。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