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单周交付破万,李斌放出盈利“最后通牒”!
今天的热搜榜或许被“英国海怪”和“韩国沉船”占据,但中国汽车圈正在发生一件更值得关注的事:蔚来汽车刚刚创下了单周交付量破万的纪录,而其创始人李斌则给四季度下达了“必须盈利”的死命令。
卖得火爆,为何还要“背水一战”?
刚刚过去的10月,蔚来交付新车40,397台,同比暴涨92.6%。其中,乐道L90单周交付突破3,500台,连续三个月位居纯电大型SUV销量第一;全新ES8在交付41天后累计交付量就已破万,创下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交付破万的最快纪录。
然而,在这份光鲜的销量数据背后,却是李斌“今年四季度必须盈利”的坚决表态。他直言不讳:“如果我们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商业模式都将是非常大的考验。”
中国车市的“盈利困局”
蔚来的盈利压力,其实是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困境的一个缩影。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透露,2025年1-6月全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8%,按照全年推算,2025年利润率将在3.9%,处于历史新低。 这与2018年7.1%的利润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卖得多赚得少”的现象并非个例。在A股25家上市车企中,比亚迪、上汽、长城、长安4家企业就贡献了全行业76.2%的营收和94.77%的净利润。 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昔日国内汽车产业巨头,普遍面临旗下合资品牌衰退、自主品牌转型承压的困境。
蔚来如何破解盈利难题?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李斌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策略。
毛利率回升至16%-17%是新车型带来的最直接利好。 李斌透露,全新ES8即使定价更具竞争力,“目前这个价格还是有毛利的”,这得益于自研芯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成本下降。
成本控制是关键一环。李斌明确表示:“主要资金投入已在三季度完成,四季度没有新车、没有NIO Day,花钱的事第三季度都搞完了。” 四季度将聚焦保交付、优化供应链和严控费用。
规模效应正在显现。乐道L90上市三个月交付33,348台,带动乐道品牌呈现月销破2万的趋势。 销量攀升意味着固定成本被更大程度地分摊。
中国汽车行业的十字路口
蔚来的盈利之战,恰逢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性时刻。2025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已达65%,较去年同期提升5.5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突破55%,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3%。
但另一方面,全国汽车4S店数量持续下降,经销商经营压力凸显,今年上半年亏损比例升至52.6%。 价格战导致的“新车销售毛利为-22.3%”,74.4%的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
盈利,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李斌对此有清醒认识:“盈利从根本上来讲是靠多卖车,而不是仅靠砍费用。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我们整个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对于蔚来而言,四季度盈利不仅仅是一个财务目标,更是证明其商业模式能否跑通的关键。如果成功,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探索出一条从“烧钱扩张”到“健康发展”的可循路径。
今天,蔚来用单周交付破万的成绩展示了其市场吸引力;接下来,它需要用盈利来证明自己的商业生命力。这场战役的结果,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也将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正如李斌所说:“即使蔚来成立10年多时间,但在汽车行业还是一个新兵,对我们来说还是在创业开始阶段,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懈怠。” 这场盈利之战,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