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现在十来万的国产家用SUV,我都有种逛拼多多的魔幻感。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好得有点不真实,好得让你怀疑人生,好得让你觉得厂家是不是在做慈善,或者说,老板是不是昨天刚看完《道诡异仙》,心态有点颠,决定不赚钱了,只想普度众生。
长安CS55 PLUS就是这种典中典。你把这台车的配置单拉出来,会发现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的煤气罐都拧开了,大喊一声“来呀,快活呀”,然后掏出火柴,就问你怕不怕?
就说家用SUV最核心的那个点,装东西。传统车企的思路是,给你个手套箱,给你几个杯架,完事儿了。这叫设计。但现在的新势力和被逼疯的传统势力,思路完全变了。CS55 PLUS全车给你搞了23处储物空间。23处!这是什么概念?三体人看了都要从脱水的状态里气活过来。这不是车,这是仓鼠症晚期患者的移动城堡。门板上能塞手机,这不稀奇。副驾给你搞个“女王挂钩”,专门挂奶茶和购物袋,这就有点灵性了。最骚的是,它还有专门放湿雨伞的地方,让你那湿漉漉的尴尬,有个安放之处。
我作为一个常年把车内弄得跟狗窝一样的中年人,看到这种设计,第一反应不是“贴心”,而是“恐惧”。这是一种来自产品经理的无声凝视,他好像在说:“我都给你设计到这个份上了,你再把车里弄乱,你就是个废物。”他预判了你的所有邋遢,并且提前用设计堵死了你的所有借口。这哪里是设计,这简直是PUA。
然后是空间,这更是玄学。轴距2656mm,一个非常标准的紧凑级SUV数据。但体感上,后排坐个一米八的大汉,膝盖前面还能有两个拳头的距离。中间地台的凸起,低得像是在跟你开玩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后排塞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不用再表演“扎马步”这种杂技了。这意味着你孩子能在后排有限的空间里,完成一套广播体操。这种在有限尺寸里压榨空间的行为,让我想起了那种压缩毛巾,看着一小坨,遇水就膨胀成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样子。长安,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大师。
后备箱也一样,常规475L,放倒之后就是个小型货拉拉。装两个28寸行李箱,再塞个儿童车,松松垮垮。讲真,我那台车里现在还扔着去年冬天的一副手套,找不到了,就当它遁入虚空了吧。而CS55 PLUS的车主,可能正在优雅地规划他后备箱里每一个立方厘米的用途。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
如果说空间和储物是基本功,那智能配置就是现在车圈的“修仙”法门,大家都在渡劫,看谁先飞升。CS55 PLUS搞了个双联屏,14.6英寸的中控屏,丝滑得不像这个价位的车该有的样子。语音控制也开窍了,不再需要你用那种播音腔跟它说话,“打开空调二十四度”,它就能懂。这玩意儿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多牛逼,而在于能不能让你那个连手机蓝牙都搞不定的爹妈,也能轻松上手。能让长辈不用求人的技术,才是真技术。
写到这里,我感觉长安的产品经理可能真的有点强迫症,或者说,被逼疯了。
自动驾驶辅助更是重量级。什么“高快领航”,什么“循迹倒车”,听着都特别高大上。在高速上它能帮你跟车,帮你打灯变道,在堵车的时候帮你自动走走停停。这不就是个电子保姆吗?但我要说个暴论,所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于能不能让你在高速上解放手脚,而在于它能不能处理中国特色的“老头乐”闪电战。只要路上还有一个不讲道理、走位风骚的老头乐,你这套系统就永远只是个“辅助”。它能帮你减少疲劳,但不能帮你渡劫。真正的自动驾驶,得先从把全国的老头乐都联网开始。在那之前,一切都是花里胡哨。
但它就是得有!必须有!因为隔壁王二麻子家的车有,你就得有,而且要比他的功能更多,名字更响亮。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本质,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手。
动力部分,1.5T发动机,1500转就能爆发出310牛米的扭矩。数据很漂亮,翻译成人话就是,市区里红绿灯起步,你不会觉得肉。高速上想超个大车,一脚油门下去,它也能给你足够的信心。配个7速双离合,平顺性调得还行,至少不会让你家娃在后排吐奶。这套动力总成,就是典型的“经济适用男”,给不了你激情,但能给你安稳。再配上那个“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一箱油号称能跑1000公里。这个数字看看就好,实际能跑个七八百,对于一台纯燃油车来说,已经算是积德行善了。
安全,这玩意儿是最没法说的。主动安全给你拉满,AEB自动刹车、开门预警、540度全景影像,基本上把你可能犯蠢的场景都预演了一遍,试图在你撞上之前,扮演那个拉住你的“上帝之手”。被动安全,什么“方舟笼”车身,6个安全气囊,都是标配。这就像是金钟罩铁布衫,平时感觉不到,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但是吧,这东西就像你买的保险,你最好一辈子都用不上它。
所以,这车到底行不行?
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在今天这个汽车市场,已经不存在“行不行”的问题,只存在“活不活”的问题。整个10-15万的燃油SUV市场,就是一片血海。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把压箱底的东西全掏出来了,用成本价,甚至是亏本价在卖。
CS55 PLUS不是在做一台家用车,它是在打造一个“生存堡垒”。它身上的每一个配置,每一个细节,都不是为了“更好”,而是为了“不输”。它要把所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需求,都给你提前满足了,让你挑不出毛病,让你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去选择它的对手。
这是一种绝望的、悲壮的、甚至有点变态的竞争策略。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长安这种选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所以你问我这车行不行?我只能说,它现在还活着,而且活得看起来还不错。在这个修罗场里,活着,就是唯一的答案。至于你个人喜不喜欢,去他妈的,性价比已经高到你没资格谈喜不喜欢了。这就是现实,残酷又魔幻。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