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的销量确实在增长,但豪华车市场其实也没有明显萎缩。
“半价理想”又爆单了!
从去年以来,零跑汽车的销量表现就持续走高。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它又以57066辆实现同比增超88%,再次缔造了历史新高,并持续卫冕新势力销冠宝座。
今年1-8月份累计,零跑汽车共交付了新车328859辆,同比增长136.4%。
据称,在8月中旬的半年度业绩电话会议上,零跑汽车宣布将全年交付目标由50万-60万辆,上调到了58万-65万辆。按此计算,接下来的4个月,其平均月交付量至少要达到6.3万辆。压力看似不小,但管理层敢于制定这样的目标,显然应该是胸有成竹的。
2024年,零跑以27.18万辆的年交付表现,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三位,仅次于理想、问界和埃安,并且,它的增幅高达惊人的108.7%,远远超过了销冠理想的34%。进入2025年以后,它的月交付量更是节节攀升。截至8月20日,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已突破90万辆,年内势必跃升至100万辆的新台阶。
对于零跑的热销,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和当下市场的“消费降级”有关。但是,笔者对此有不同见解。
首先,从乘联会的统计数据可见,从2023年至今,30万级以上乘用车的销售占比,一直维持在12%以上。虽有所递减,但其实幅度并不算大。今年二季度甚至重新回升到12.7%,前7个月的总份额依然高达12.2%。
其次,虽然零跑、小鹏等主打平民化的品牌,都从去年开始实现销量递增。但售价四五十万元级的问界M8、问界M9等,也都实现了销量增长;单车均价接近30万元的极氪品牌,也频频缔造出历史新高——2025年8月,极氪品牌交付了18105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了15%;1-8月累计销量121540辆,同比增长81%。
所以,高端车市场总体份额萎缩其实并不明显。只不过,价格更亲民的新能源车销量在不断递增。
和传统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作为新生产物,一开始,它属于小众市场。曾经有学者根据人们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接纳程度,作出了一个技术接纳模型(如下图)。
早期,新能源车尤其智能电动车都是少数技术狂热者和产品尝鲜者的“玩具”。在产品和技术的普及阶段,能够接受新生事物且敢于尝鲜的人,多半有一定经济基础,他们也就是早期特斯拉、蔚来甚至理想的用户群体。
而在经历了一定时间培育之后,处于主流市场的多数消费人群,也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新能源车身上,只不过,他们的消费能力、或者说愿意为新技术买单的心理价位,并没有初期尝鲜者那样的执著。他们属于消费市场最庞大的中坚力量,很多人甚至还在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犹豫不决。
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新能源车品牌推出了价格更便宜、电动化、智能化体验又不错的产品,那绝对能将他们吸引过来。而这,就是零跑成功的秘密。
以零跑C16为例,它是一款中大型SUV,尺寸与理想L7相当,同样配备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同样是增程式动力,但售价却只要15.18万-18.98万元,只是理想L7的一半。所以,又被调侃为“半价理想”。
只不过,调侃归调侃。其实购买零跑的人群和购买理想的人群,根本就是两类人。
购买理想的人,和原先购买BBA的人处于同一消费阶层,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享受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体验的同时,也格外注重它所带来的情绪价值。
购买零跑的人,更像是原先大众、丰田的拥趸,追求实用和性价比。这两年在接受了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洗礼之后,转而在新能源车市场寻找平替产品。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说:“零跑的一个追求,是人人能够开上好的汽车。”这个观点,和早年吉利汽车李书福那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异曲同工。
2020年,由于第一款车零跑S01的销量不及预期,零跑汽车痛定思痛,决定第二款车零跑C11要采取“越级配置+差异化策略”来取胜。
2021年9月,C11正式上市,售价15.98万-19.98万元。但这款车的配置和价值体验,完全达到了30万级以上。
这种超高性价比的打法,和早年在合资车压力下,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的打法,一模一样。
并且,在营销的过程中,零跑也是新势力阵营中少有的没有炒概念、玩噱头的车企,用朱江明的说法,“我们几乎没讲过故事”。这种极为踏实的品牌态度,也让零跑慢慢赢得了平民消费阶层的信赖。
今年以来,零跑的热销和理想的滞销,虽然形成了鲜明反差,但本质上,它们二者之间的销量变化并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它们本不是竞争对手。
严格来说,零跑的竞争对手更偏向于比亚迪、深蓝,乃至部分合资燃油车。它吸引的是那些开始关注智能化新能源车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可能嫌比亚迪的产品“老气”“不够智能”、深蓝的产品又过于小众,从而转头成了零跑的拥趸。
当然,作为一家新势力车企,零跑和比亚迪、深蓝相比,注定将有着更大的生存焦虑。所以,它在海外背靠Stellantis集团,在国内绑定一汽(暂未证实),不失为高明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