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蚕食日本汽车产业,成本降低30%,日本汽车求变来得及?

日本汽车产业终于低下“骄傲”的头颅,正式从中国厂商采购汽车零部件。根据日本媒体消息,丰田泰国生产基地将从中国厂商采购零部件,在2028年开始在当地生产的新款电动车上采用中国零部件。

长期以来,日本车企采用“金字塔型”封闭供应链,不仅核心部件由电装、爱信等关联企业把控,就是其他非核心部件如内饰等也都由日本汽车垄断。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强势崛起,日本汽车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开始!蚕食日本汽车产业,成本降低30%,日本汽车求变来得及?-有驾

东南亚——作为日本汽车的“后花园”,一直是日系汽车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泰国作为东南亚汽车制造的枢纽,其拥有31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日本占据将近半数达到1400多家

但日本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冲击之下,日本车在泰国的市场占有率从90%降至71%(2025年1-5月数据),而中国品牌凭借低价电动车份额升至16%,在新能源细分市场更高达72%。而中国汽车厂商之所以能够对日本车企造成如此重大的冲击,其核心在中国零部件价格比日本低20%-30%。

何况现在中国车企,比如比亚迪、长城都已在泰国设厂,供应链已经本土化,这也逼迫部分日本供应商退出泰国或缩减规模。

开始!蚕食日本汽车产业,成本降低30%,日本汽车求变来得及?-有驾

当然,当前日本车企采购的主要还是内饰等非核心部件,此次丰田在泰国正式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部件,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内饰材料制造商“芜湖跃飞新型吸音材料”据了解,在2025年1月丰田促成泰国本土供应商Summit集团与中国芜湖跃飞(吸音材料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泰国设厂生产内饰件(如隔音材料、树脂模具等),专供丰田2028年推出的新电动车型。

丰田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采用中国零部件,计划将电动车生产成本降低30%,以对抗中国品牌在东南亚的价格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还在呼吁日系零部件企业采用中国企业的产品,包括生产模具的浙江凯华模具以及生产树脂材料的金发科技

开始!蚕食日本汽车产业,成本降低30%,日本汽车求变来得及?-有驾

但必须说明的是,当前日本车企主要合作的都是非核心部件,其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仍由日企牢牢控制。但若未来中国供应商向高技术领域渗透,可能动摇日本技术壁垒

而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则标志着日本汽车业被迫打破60年供应链传统。这既是日本汽车品牌厂商应对中国汽车产业扩张的一种应对;同时也是日本汽车供应链的一次“变革尝试”;若成功,可能推动更多日企开放供应链;若失败,则凸显日本传统巨头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系统性僵化。

开始!蚕食日本汽车产业,成本降低30%,日本汽车求变来得及?-有驾

因此,此次丰田主动求变——改革供应链体系,一方面说明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优势和崛起,同时也希望通过外部压力意图促进日本汽车产业链的变革。丰田能否将泰国模式复制至其他地区,以及是否向中国供应商开放更多核心部件采购将是这场变革的真正考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