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新款卡罗拉锐放直接掀桌子! 混动车卖燃油价还带四驱? 别说我没提醒,这次改款真的玩大了。 普通版直接配贯穿灯带+獠牙进气,GR运动版更是自带19寸轮毂和低趴悬架,全系升级无线快充和能当跑车开的高功率混动。 网传混动四驱版只要15万起,这价格怕是要把国产SUV逼到墙角哭…
这车现在完全就是年轻人的高配买菜车。 前脸换了大面积的熏黑蜂窝格栅,配上斧头型的LED日行灯,开在路上辨识度直接拉满。 尾灯造型像雷克萨斯NX的简配版,倒是后备厢中间那条反光灯带挺唬人。
GR运动版专治颜值癌患者。 后视镜和轮毂全给熏黑了不说,排气口还加了镀铬装饰条。 19英寸轮毂比普通版大一号,卡钳刷成红色,可惜只是普通刹车系统。 坐进车里发现方向盘多了红色缝线,油门响应比普通版快两档。
方向盘居然还留着实体按键,这对按键党简直是福音。 中控屏幕升级到10.5英寸,实测语音控制能听懂"打开天窗"这种固定指令。 无线充电板支持快充了,安卓机充满电能快半小时。 杯架终于能放下大桶奶茶,前后排各塞了三个TYPE-C接口。
重点来了,这代砍掉纯燃油版只推混动。 低功率版油耗降到4.5升,高配车型直接怼上200马力。 试过Hybrid 200版本的都知道,起步推背感能甩开1.5T的本田半条街。 四驱系统平时开是前驱,下雨天会自动给后轮分点力。
GR版硬是把车高砍掉1厘米,过弯确实稳了不少。 底盘调教偏硬,减速带震感像被人踢屁股。 运动模式下油门响应特别贼,红绿灯起步经常被误认成电车。 可惜后备箱被电池占掉块空间,最大装载量缩水了60升。
储物格设计这次终于开窍。 挡把前面的凹槽正好放手机,扶手箱里藏着会滑动的分格托盘。 后排座椅能调靠背角度,腿部空间不如CR-V但比逍客多出一指。 头枕特意加厚了3厘米,长途睡觉不再落枕。
维修师傅悄悄透露个秘密,这代混动系统保养不贵。 小保养五百块能搞定,换套刹车片才八百。 电池组藏在后排座椅下边,不用担心被石头刮到。 就是车漆还是日系祖传薄,洗车毛巾都能刮出太阳纹。
跟国产车比配置确实打不过,但底盘用料还算厚道。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设定没变,过坑洼路面后轮抛跳明显。 车机系统支持华为Hicar了,但操作流畅度还是赶不上安卓平板。 安全配置全系标配7个气囊,这点倒是合资车老传统。
说点大实话,这车就适合两类人:刚毕业要买第一台车的小年轻,还有给老婆买接送车的奶爸。 省油不用说了,关键二手贩子特认丰田标。 GR版看着拉风,落地价够买宋Pro DM-i顶配,但架不住车标自带面子加成。
实测混动版满油能跑900公里,加油时师傅都以为开的是柴油车。 堵车时电机驱动真省心,就是电池电量低于20%时发动机声比拖拉机还响。 方向盘比老款轻了三成力道,女生开也不会手酸。 A柱盲区有点大,拐弯得前后左右摇头看。
车友群已经有人在等降价了,毕竟丰田没有不优惠的车。 销售说现在订车送五年保养,置换补贴能给到八千。 等着捡漏的建议再忍忍,等国产混动SUV集体上新,经销商就该坐不住了。
真正纠结的是选普通版还是GR版。 差三万块钱能换来更帅的外观套件,但大轮毂让油耗多出半个油。 日常开其实感觉不出底盘降低那1厘米,除非你天天跑山劈弯。 要说最值钱的,还是GR车标带来的回头率。
最后给纠结配置的说句实话:中配完全够用,高配多的那些主动安全功能,老司机根本不看。 倒是四驱版北方朋友可以冲,雪地模式确实能减少打滑。 南方朋友买两驱就行,能省出一台苹果手机钱。
至于有人问跟比亚迪打怎么办? 该买宋Pro的还是会买宋Pro,看中省心耐操的就选丰田。 现在最焦虑的应该是本田HR-V,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卡罗拉锐放的混动技术确实更成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