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消息,丰田在中国实行了一城一店的试点计划,而且已经有10个城市开始实施了。也许部分痴迷于丰田的中国消费者对丰田采取这样的销售策略感到吃惊,但是丰田的这一做法确实值得其他合资车企借鉴。
首先,合资车企在中国的金字招牌已经失效。早期的合资车凭借在燃油车市场的垄断地位,即使将已经在国外淘汰的车型引进到中国还是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毕竟,大众已经在国内量产了速腾,但是在国内依旧生产宝来,而且宝来的销量还是在细分市场有一席之地。然而,现在呢/无论是大众还是丰田,在中国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丰田已经将雅力士、威驰等车型在国内做停产处理,丰田皇冠也因为销量低迷而采取了以进口方式引进。在中国,丰田曾经的加价车型——汉兰达也开始降价促销。这就表明,合资车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始出现衰退的局面。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过近20年的变化,中国的大中型汽车修理厂甚至部分专供某些品牌的小型汽修厂已经开始逐步掌握合资车在技术上的缺陷,在维修的专业性方面已经和传统4S店方面没有差别,而且还有价格上的优势。这样看来,中国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在车辆出质保期后到收费更合理的汽修店进行保养和维修。那么,4S店在维修和售后方面赚取利润的空间又少了一部分。
最后,中国自主品牌的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有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中国消费者已经在汽车方面的消费观念从传统的燃油车还是向新能源汽车转变,尤其是纯电车型,中国自主品牌已经细分市场有控制权,而合资车企还在燃油车领域固守。更重要的是,合资车企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突破和销量上的提升。
同时,丰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厂生产的车型所使用的技术是相同的,而且多数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相同的, 不同的仅仅是车辆的外形覆盖件。例如丰田卡罗拉和雷凌、凯美瑞和亚洲龙、锐放和锋兰达、荣放和威兰达等,这些都是合资车在中国处于鼎盛时期采取双车战略的产物。
在此,在中国出现销量和市场下滑的合资车不仅仅是丰田一家,希望大众、别克和雪拂兰、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等是不是都需要借鉴一下丰田的行动方式,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又能最大化的利用资源服务好现有的客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