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空气里,不止有桂花香,还有新能源小型车的电流声。夜深时分,灯火下的停车场里,小巧的车身贴着绿牌,像某种机械生物集体苏醒。它们静静停着,身边偶尔蹿过外卖小哥,旁边停着两辆被遗忘的Polo。机械之间无声对视,各自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如果说2023年9月是个分水岭,某些车的轮胎边缘,甚至还残留着昨日的辉煌与今天的落寞。
假如你是理想中的消费者,站在4S店前,面对琳琅满目的小型车,是选那台刚刚上市就破万的极狐T1,还是在吉利星愿主打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前犹豫?或者你怀念的德系Polo,如今排在销量榜第十三位,会不会让你像面对昔日班长如今靠边站,内心莫名有点过意不去?
9月小型车销量榜单用数据给了我们一个行业“体检报告”。榜单无情:前四名全部是纯电车型。吉利星愿48080辆,比亚迪海鸥25252辆,海豚21671辆,极狐T110096辆。这些车像是按下快进键一样往前冲,从马路到誓师大会,每一次亮相都让对手头疼。
比亚迪的两兄弟牢牢把持二、三名,海鸥和海豚主打的价格区间与配置精准覆盖了都市白领到刚毕业的大学生。这里没有过多情感渲染,只有冷冰冰的事实——当供需链条转动起来,市场永远站在实力一方。极狐T1是唯一能凑足“黑马”剧情的选手:新面孔,一出场就很刚,上市不到一个月就破万。不看广告看疗效——空间、续航、智能,每一条拉出来都不掉链子。
再往后排,五菱缤果、缤果S、firefly萤火虫,它们分列9841、6273、5768辆。五菱尝试用“灵感”和“国民神车”缝合年轻用户心智,缤果S强调运动、萤火虫逆向走小资复古。只是面对大厂霸榜,哪怕再甜的文案,也只能扑通扑通在榜单中蓄力等待机会。
AION UT、欧拉好猫、纳米01——同样在5千以下左右位置徘徊。AION UT自称空间和配置“碾压同级”,可市场惯于用钱包投票,不认品牌一切等于零。欧拉好猫韵味独特,捕获一票女性粉丝,算得上“城市复古流派单项冠军”。纳米01则是榜单里的“哑巴”:产品力很强,销量有点羞涩,欠的是品牌的点睛一笔。
但榜单的残酷之处,还在于最后那页。多米(810辆)、MINI COOPER纯电(242辆)、Polo(101辆)、焕驰(51辆),加上飞度、LIFE、钇为3这些曾经街头的常客,如今频临榜单边缘区。
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变革的“证据链”。消费的驱动力,曾经是“品牌光环”和“驾控信仰”;如今变成了“价格敏感+智能配置狂热+续航焦虑”。小型纯电车热销的原因,并不神秘——购车门槛低、城市出行绿牌不限行、“油钱”变成“电钱”,还有让新手司机无负担上路的“科技平权”。燃油小车们还想靠情怀和品质撑门面,可惜智能、补贴、免购置税、政策加持,这些“外挂”,燃油车一个都没有。
事实上,当下的小型汽车市场,不只是电车和油车的“二元对立”,而是利益、政策、技术三线并进的赛跑。那些未被看见的细节,是电动小车无情“碾压”的隐忧。比如,下沉市场的电池安全焦虑,三四线城市的快充配套不足;还有,强行压低成本导致的小概率“自燃”新闻,在群聊里传着“听说谁家xx又着了”。当然,可能有些担忧是杞人忧天,毕竟国产新势力的内卷能力,堪比考研。
我偶尔也会自嘲,作为职业病患者,当看到一款月销三位数的油车,总是本能去查它的死亡时间。当然不是字面意义的“死亡”,而是产品生命周期里的“临终关怀期”。Polo从巅峰期到如今,不知在多少个夜里听过这样对话:“要不再等等看?” “算了,新能源三年不用修。”每一次市场的剧变,都像显微镜下的细胞凋亡,有渐变,有突袭,有拖延。
至于MINI COOPER,只能安慰自己“豪华也有被时代无视的时候”。毕竟,当前小型车市场,豪华已不重要,“好用才是王道”。要不怎么说现实比段子还狠?
9月的小型车榜单,就像一场城市猎杀游戏。赢家吃肉,输家喝汤。电车越卖越欢,油车沿着昔日光环画个句号。但进步总是和淘汰并生,讲究是过程没那么体面。
真正值得好奇的是:当所有小型车都变成“同一个电池+同一块大屏+同一套车机”,我们还会关心是哪家的产品,还是只是选择一台能准点到达的通勤机器?未来三年,纯电小型车会一直热卖下去?充电配套真能跟上市占率?品牌和技术还残留多少差异化?这些命题,恐怕就算榜单期末成绩单发下,也很难有唯一标准答案。
你说,面对这样的变化,你还会怀念那辆老Polo的三缸声浪,还是早已习惯用手机App遥控汽车早上自动热车?不妨自己做道选择题——你,是希望自己拥有选择权,还是被市场大潮裹挟?恐怕,这比榜单名次更难作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