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全国多地执行电动车新规,两类车禁止上路,四类车可放心骑行! 随着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各地交管部门加强了市场管理,10月1日成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江西抚州已明确所有临时号牌、备案号牌的电动车、三轮和四轮车全部禁止上路使用。
非标电动车和违规三、四轮车将彻底退出舞台。 这些车辆指未获得3C认证、未列入工信部公告或无法注册登记的电动二、三、四轮车,包括“老头乐”低速四轮车。
2019年登记的“白底蓝字”临牌电动车,以及2023年备案的绿牌违规三、四轮车均在列。 2025年9月30日前为自主淘汰期,10月1日起进入强制淘汰阶段。 悬挂临时号牌的非标车、未登记的“老头乐”一旦上路,将被依法处罚。
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旧版标准同时废止。旧国标车仅有3个月过渡期,登记截止到2025年11月30日,12月1日起未登记的旧国标车将禁止上路。 9月1日后生产的电动车必须符合新标准,旧标准车的销售截止到11月30日。
非标电动车首当其冲,江西抚州已明确宣布,10月1日起所有临时号牌、备案号牌的电动车、三轮和四轮车全部禁止上路使用。 山西陵川县交警部门也将从同日起,严查非标三四轮车上路行为。 无牌或报废车辆同样不能幸免。
牌照已成为全国电动车上路的第一个硬性条件,即使是备案过渡期的非标车也必须有备案标识。 非法运营车辆、改装加装车辆以及假牌套牌车辆也将是整治重点。 使用假牌套牌的四轮电动车,将面临严厉查处。
3C认证是国家强制安全认证,涵盖电池防爆、刹车性能等关键指标,有效期通常5年。 证书到期后车辆安全性能难保障,车主可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状态,到期前需联系售后检测,符合标准可续期,否则需换合规车。 违规上路被查将面临200-500元罚款,车辆暂扣。
今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生效,旧标废止。 政策设3个月过渡期,允许8月31日前生产的老国标车售至11月30日。 过渡期后仍售老国标车的商家,将按每辆5000-20000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
新国标增设“三电互认协议”,要求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来自同一生产体系,通过芯片匹配实现参数协同。 私自换非原厂电池会破坏协同逻辑,增加短路、起火风险,还会丧失保修资格。 被查处需缴200元罚款,恢复原厂配置才能领回车辆。
禁止伪造牌照及超标、旧标车套牌。 套牌、假牌导致交通事故追责难问题频发,新规明确伪造、变造牌照者处1000-2000元罚款,并处5-10日拘留;超标车、旧标车套牌上路,除扣车外按无证驾驶处理,罚款200-2000元。 正规牌照内置防伪芯片,交警可即时核验。
非标充电器多为小作坊生产,缺乏保护装置,易因电压不稳损电池、引发火灾,近3年电动车火灾60%与此相关。 使用非标充电器将被警告,拒不整改罚款50-200元。 车主买充电器需核对型号与说明书一致,优先选带温控保护的产品。
所有电动车包括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以及电摩类的机动车,上路前必须完成备案登记并悬挂合法号牌。 牌照类型有明确区分:电动自行车必须悬挂绿牌,电动轻便摩托车需蓝牌,电动摩托车及三轮车需黄牌。 云南文山等地区已明确非标车过渡期截止日为2025年9月30日,逾期未备案车辆将禁止上路。
只要是机动车范畴的电动车,驾驶人必须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 根据车型不同,所需驾驶证分为D、E、F证。 准驾不符将会受到罚款,无证驾驶者将面临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拘留。
驾驶电动车上路必须强制佩戴3C认证头盔,且需系紧系带。 福建永泰地区已经开始严查驾驶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甚至采用了电子监控处罚手段。
不要无牌无证上路,已成为交管部门的基本要求。 不要非法改装电动车,包括解除速度限制、增加电机功率、加装雨棚、遮阳伞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