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

近的汽车后市场,热闹非凡,途虎和京东养车的瓜,相信大家都吃过了。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今天——京东养车公布了新的“震骨价”,口号为“低价震骨,补贴不「唬」”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这次,京东不仅用上了与“虎”相同韵母的“骨”,其口号中的“唬”也是“虎”的同音字。车辕车辙看来,这颇有些挑衅的意思,更像是京东向途虎下战书。

开局失利的京东养车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2023年9月15日,京东养车为庆祝品牌升级一周年,推出了 “震虎价” 营销活动,涉及轮胎、汽车保养等常见服务项目。

9月26日,恰逢途虎养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在朋友圈发文“恭喜友商挂牌上市”,并放话“所有‘震虎价’商品,都要比友商低5%!”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 “友商” 是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剑指途虎。当时,京东汽车视频号还发布了 “震虎价” 的相关宣传视频,不过后来因遭到投诉而下架。

2024年1月,途虎养车正式起诉京东养车不正当竞争,认为其 “震虎价” 商品价格并未低于自己相同商品的价格,涉及虚假商业宣传。

而京东养车则认为,这类低价命名在行业内十分普遍。这场官司拖了不少时间,2024年10月才正式开庭审理。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直到今年7月21日,“震虎价”之争终于有了结果,法院认定:“京东养车实施了商业诋毁以及虚假宣传行为,不仅构成不正当竞争,且使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产生误解。”

京东养车因这三个字付出了500万的代价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很遗憾友商认为‘震虎价’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但‘震虎价’只是一个名字。”这话听着像认错,又好像没完全认

败诉变成“500万的营销”

面对法律挫败,京东紧接着启动了50亿养车补贴,上线“365无忧购”服务,全网征集新活动名称等。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活动奖品包括奇瑞iCAR V23 2025款、高端全合成汽机油保养等等,这波操作,活生生把一场品牌翻车做成了话题反转。

不少网友建言,有“武松价”、“掀桌价”、“京喜价”等等。京东系的app们也联动出击:京东旅行起名叫“惠玩价”;京东母婴建言叫:“娃噻价”;京东全球购则起名叫“洋气价”;杀入外卖的“京东外卖”也加入进来,起名叫“真香价”······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这一步棋,让大家开始站在“共创品牌”的角度重新看待京东养车,不仅带来了话题热度,还调动了用户参与感,官方联合玩梗,更为京东打上了“亲民”标签,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有网友表示,京东的这场官司虽然输了,但500万相当于做了个宣传,也算“值得”了

“震骨价”,一身反骨

无论是“震虎价”还是“震骨价”,都是围绕汽车后市场的争夺大战,可以预见的是,像京东杀入外卖一样,汽车后市场的价格大战一触即发对传统轮胎经销商和门店形成多维冲击。

通常来说,汽车后市场约占汽车产业链总利润的60%至70%。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仅占到行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占20%,大头就是养车服务领域,其产生的利润为50%~60%

据业界预估,每1元的购车消费将带动0.65元的汽车售后服务需求;而一辆中档私家车不包括维修,每年的养护费用也在3000元左右。

50亿“震骨价”,汽车后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这意味着,专业、规范、优质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在现在以及未来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服务不仅满足了车主的日常使用需求,更催生了一系列消费热点,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平台若仅靠谐音梗和补贴数字博眼球,终将陷入利润“伤骨”、信任“唬人”的双输困局唯有将资源投向用户真实痛点——价格透明、服务可靠、技术适配,才能从“震对手”转向“震行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