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的革命:从隐藏美学到安全回归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车门把手的革命:从隐藏美学到安全回归

工信部一纸新规。正在重塑汽车的门把手设计。2025年9月24日。《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一场围绕安全与美学的博弈。悄然加速。

生命通道的堵塞

隐藏式门把手。曾是科技感的象征。它降低风阻。提升续航。但光鲜之下。隐患暗藏。

2024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电动汽车追尾后起火。电路中断导致电动门把手失效。延误了救援时机。这不是孤例。广西贵港、多地碰撞事故……隐藏式门把手在关键时刻的“装死”。让生命通道被迫关闭。

北方冬季。门把手冻结问题尤为突出。哈尔滨某4S店数据显示。2024年相关维修案例同比增长65%。单次维修成本高达传统门把手的35倍。消费者困惑普遍存在。超过40%的人首次使用隐藏式门把手时需耗时30秒以上才能找到开启方式。

新国标的安全底线

新规直指痛点。三大核心要求构筑安全防线。

机械冗余是底线。每个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保证断电后能手动开启。操作空间不容妥协。车门外把手在任何状态需提供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这直接宣判了全隐藏式设计的“死刑”。标识必须清晰统一。隐藏式/应急把手需使用荧光橙色标识。尺寸不小于3厘米×5厘米。夜间可视距离20米以上。

车门把手的革命:从隐藏美学到安全回归-有驾

强度要求同步升级。抗拉强度从150牛顿提升至300牛顿。新增时速50公里动态碰撞测试。

行业悄然转向

车企已闻风而动。

吉利汽车作为标准制定参与方。表示已储备多种技术方案。零跑汽车承诺将严格遵循新规。市场产品悄然变化。吉利银河L6 EM-i、长安逸动2025款等改款车型已改用机械式门把手。即将上市的极氪9X也选择外露式设计。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坦言隐藏式把手存在不足。长城汽车魏建军更直言其风阻改善“微乎其微”。安全优先级不可妥协。

未来出行安全基石

新国标将于2027年1月1日实施。设置一年过渡期。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规范。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当科技美学与生命安全冲突时。冗余设计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造型优先”到“生命至上”。这场安全变革将推动行业构建更可靠的出行生态。看似微小的门把手。实则是汽车安全进化的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