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我试着让F80的轮胎轻微空转,漆黑的意大利乡村夜色下,发动机的骚动声曲线如同猫在家门口踱步时忽然炸毛。对那些痴迷性能的人而言,F80不再是V12的轻狂少年——类似F12tdf那般的“量子力学式迷信极速”,而是一种截然理性的极致。面对这台机器,旁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敬畏,其次才是好奇:限量799台的F80,不大可能有哪一台会真正被用来在赛道上扫荡胜局——这群有能力拿下它的人,平均在朋友圈的赛道里漂移就够了。我对此的直觉是,这多少有点像把专业手术刀送进了厨房切洋葱,有些“浪费武功”的意味。但问题也就摆在案头:为赛道打造的F80,是否真的在日常公路上具备任何乐趣、价值甚至实用性?
法拉利对这个问题的自信,倒是令人佩服。他们没有端出一份“只允许据点测试”的流程表,没有准备用自家赛道的平顺路面掩饰产品短板,而是把我们派到了米萨诺旁边有着标准意大利小镇风格的烂路上。能让中央球场草坪都嫉妒的公路质感,在这里彻底失效,坑洼、碎石和农夫的拖拉机油渍组成了值得信赖的“真实性”。这安排,也许大胆,也许愚蠢,也许二者兼有。但事实很快就出真知——都不是。
主动减震器的调教可以说登峰造极。好吧,换减震器可能比我们更换掉对生活最后的幻想还要昂贵,但你得承认,法拉利其实把“规训地面反馈”做得出奇细腻。它不是豪华轿车那种“棉花糖”风格的隔绝,而是用精妙的电子控制把每个坑洞的本质揉捏到你脊椎里,仿佛用意式字体写了一封技术极致的情书。那点干脆,不多不少,恰好提醒你此刻开的是一台怪兽,而不是粉饰太平的舒适驴车。
空气动力学上的优势,如果你还要争辩,基本可以推定你没真正体会过。无论赛道模式还是公路模式,不同阻尼下,车身始终处变不惊。我试着在最糟糕的路况下挑战它,结果都是一样:“没有失控、没有狼狈,每一步都让人震惊于控制力的边界。”
变速箱也是两副面孔。赛道下,像机关枪一样;城市里,自动模式温和得像法拉利自家大堂里的餐后甜酒。方向盘新加的实体按钮,老实说,是设计上的一针“强心剂”——过去几代产品令人怀疑是为太空人设计,现在终于回归人类的逻辑。切换歌单,不再需要你有弹钢琴的手速。
座舱布局其实比拉法还窄50毫米,但乘客座位错位设计和按键都倾向驾驶员侧,这种人性化和“将军独享全部控制权”的感觉很搭调。唯一可吐槽的,是换挡拨片太短,像是科室配药忘了多拿半片药物。
长期与顶级客户沟通,让法拉利开始重视日用体验。这也倒逼开发团队收起“极端设计”的小心思,务实地在制动系统、后视镜等细节上做文章。制动出奇地均衡,转向清爽自如,这一切让这台超过2000毫米宽度,比布加迪还肥硕的大家伙,居然能让普通人有勇气在公路上试着快速过弯。
你可以很轻松找到“短暂、平坦的路面甜区”,每一次加速都像是合理地把1200马力关在监狱里,只允许偶尔探监。车辆太强大,你必须自我约束,否则人车合一变成了人和保险公司的葬礼对话。但F80在公路上的“亲和力”,不是表象。人可以,车也可以,“挑时机”,享受被允许的狂野。赛道与公路,两种性格,F80都能规训得滴水不漏。
即便“马拉内罗标准”再怎么苛刻,也必须承认,这是一台划时代的超跑。到底是否该为极致性能而牺牲日用?过去的F12tdf和599GTO都是那个思路——赛道至上,日用凑合。但F80让“合法上路的赛车”这一定位反过来了,更像是“能上赛道的公路车”。

我对F80的敬意也在于此。它在赛道上如外科医生一样精准制胜,但在日常里就是一个拥有艺术感的好孩子。大牌球星被扔进泥地也能踢出六个球,优雅又冷峻。F80,就是这种“现实世界的全能选手”。
很多人,包括做这类评测的老手,最初会对F80心存傲慢或疑虑。这是因为,超级跑车已经太过夸张,马力几乎能推倒一栋小楼。F80随便一个参数就让人产生“买它到底能做什么”的哲学问题。连比它定位低的296都有819马力,F80比钱更强力的地方在哪里?最初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炫富的镀金玩具,但赛道上试过几圈后,绝望地收回了偏见——加速、制动、操控,每个环节都像是在测试我对死神的长度估算。法拉利其实给业界传递了一个信号:“极限不只是账面数字,而是门槛。” 装作无所谓其实就是承认自己,普通人终究驾驭不了这样的怪物。
法拉利没有让F80去挑战纽北圈速,过去这几乎是顶级超跑的必修课。我认同这决定,救下几位过度自信的亿万富翁,算是为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做了贡献。
V6发动机的“低调声浪”在网上硝烟四起,我反倒喜欢。座舱里的轰鸣是专属体验,外面的人没有义务跟我们共振。
F80的电动马达与电子涡轮响应像摩托,快得让人“丧失自信”。转向系统几乎是我试过“最优选”,后轮Cup2R轮胎哪怕上了年纪也还堪用。变速箱虽然不算是最厉害的技术展现,但在赛道上依旧做到“可圈可点”。
让法拉利造出一台赛道极致超跑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财力和技术都有了,不做反倒荒唐。真正与众不同的,是F80的公路表现,它终于让“超跑不再是只属于赛道的宠物”。
减震器带来的舒适与运动感,在法拉利谱系里属于“稀有物种”。一些额外配置——大空调、Carplay——给你最后一丝现代感。倘若已故的汽车评论家塞特莱特还在,估计也得承认F80的公路质感有点“人性光辉”。
F80在族谱里的位置毫无疑问,无论外观、动力、技术,它都把之前的F系列又刷新了一遍。如果你问我会选哪个作为终极藏品,我可能还是会选288GTO——美得狠,但也像流浪狗一样很有可能咬你。真正的爱,总是带有一点伤痕。
毕竟,技术和金钱可以不断进步,但对于极致性能与人性的边界,到底什么是值得,我们这个行业还没找到答案。你认为,今天的超跑们到底是为了“必须更快”,还是为了更适合“现实的我们”?你愿意花三百五十万英镑去追逐一段“受控的狂野”,还是宁可把梦想留在门口,等下一辆流浪狗敲门?
我只是把钥匙还给法拉利,站在缓慢消散的尾气里,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极致和日常,哪个才是对路?”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