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这价格一出来,真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么说吧,比预售价便宜了两万,虽然市场上还是觉得这个价不是特别良心,但是在当前的行情,这个性价比还算可以接受。

你知道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说车这事啊,一方面是技术和材料,一方面是肉眼能看见的配置。比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T11相比竞品银河M9,车身自重多了272公斤。这个数字看似没什么特别,但实打实影响挺大的。车重大,油耗会高点,动力表现也会受影响。而且安全气囊多不少,对比银河M9,T11的用料真的要扎实一些。奇瑞一直强调安全,倒是没骗人,尤其是用料这块。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有驾

买车那会儿,不止是价格比拼,我还特别关心续航。这次T11的电池多了15度多,说白了,纯电续航能多跑五六十公里。讲真,这对我这种每天上下班至少开个百公里的人挺有吸引力的。你说到续航越长越好,其实也没错。比方说,去年我朋友买了个同价位的车,续航只差个五六十公里,但价格差了两万,没多想就买了。这新能源车其实就是买个安心,能跑够远。

值得一提的是配置方面,T11在二排还可以座椅加热和通风。这在冬天或夏天实用性放在那里,别跟我说什么无用配置。尤其是在北方冬天,能坐着暖和点,心里就舒服不少。

但是啊,说实话,19.99万的两驱高配我是不建议的。主要原因在于动力和布局。你知不知道,重达2.5吨的车,零百加速9.3秒,这还叫够用吗?在冬天,后驱容易打滑,比如凯迪拉克后驱车,冬天一不小心轮子打滑,还挺吓人的。T11是大六座的方盒子SUV,尺寸在那儿摆着,加上后驱的弱点,安全其实就是个问题。你说相比传统前驱车,这样的安全性我还能信得过?特别是这辆车基本上空载的电池没有太多防滑设计,要我说,不靠谱。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有驾

而且嘛,4驱的版本花个2万,安全性提升那是真实的。配套的米其林21寸轮胎,也就一万二出头,成本其实挺低的。要是我,宁愿多花点钱买四驱低配。别的配置什么的,锦上添花,但核心的安全和动力,四驱优先。

至于顶配的智驾系统,我觉得可有可无。华为的ADAS,感觉就是效率优先,实测中表现并不稳。一些网友测评也说了,别指望这个能帮你省多少事。你开车,安全才是要紧的,谁敢全信智能辅助?换句话说,花多点预算,反倒得不偿失。

一说到这个,我还真觉得奇瑞安全上的用料和配置还不够完美。比如侧气帘,官方宣传图显示第三排两侧没有气帘保护,安全是否有保障?我不禁觉得:未来这安全越做越难保证了。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有驾

现在在这个市场,价格不是唯一因素。两驱动力差,4驱性价比还算可以,但单看这些,竞争压力大啊。估计不好卖;再加上,没激光雷达的车型太可惜了。要是再降个价,或许能吸引更多犹豫的用户。

你有没有觉得,以后这类中大型SUV,随着智驾技术的普及,似乎都在逐步掉队?再过五年,可能都没人愿意买涨价的版本了。我有个小猜测:也许自动驾驶和电池安全的技术会让现在的设计都显得陈旧了。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有驾

我本人还在琢磨,这车的后续维护保值率咋样,百公里的用车成本估算个心算,大概在0.8元左右,还是差不多的,没太大特别的惊喜。而且,坐在副驾聊了会儿,销售小哥说前期用料足,后续维护不用太担心,其实也就是应付客户的话。

你觉得这个价格,买两驱高配究竟值不值得?或者应该再等等,看降价的空间大不大?反正我觉得车到用时方恨少,或许更实际的就是,要买得安心,又能跑得远,那四驱还是更稳妥。

突然想到,未来这车会不会因为配置不足变成过气烟火?毕竟,竞争太激烈,现在的市场对新能源SUV,要求越来越高了。

昨晚风云T11正式发售,丐版17.99万起,相比预售便宜了两万,虽然有不足但性价比依然值得考虑,尤其是配料和续航方面更优-有驾

这东西,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