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车市火爆,补贴轮番加码,新能源销量创新高

我曾经以为,夏天除了空调和西瓜,上海的车市也会悄悄进入沉睡,用冷气打发淡季的寂寞。结果呢?淡季都不淡了,像养了几年突然发疯的猫,不折腾你一下它浑身难受。上海8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2%,这数字就跟我买了一个不理想的基金后一夜翻三倍一样,哪怕只在早上六点半做的梦里出现,都足够我在退市行情里割七次肉。

十三个亿的社零总额,同比增幅13%,你说这是消费升级还是统计表升级?本人的工资没见涨,车市却嚷嚷着跑到了社零榜首,“某些人不买房不买股,专心买车了吗?”我在脑海里浮现出遍地起飞的新能源汽车,有点像小时候电视剧里大跃进的粮食堆满仓库。只是那时候的粮食是假的,现在的车库里倒是真多了几辆车。

夏天本该是车市的淡季,有没有一点做人的自觉?商家说,淡季就是用来逆袭的,大热天里,热的不是路面,而是销售员的业绩表,热的是你三天两头在朋友圈刷到的“补贴最后一天”。车企和政府就像一对久散的拖友,8月你推我搡,联手搞了个“淡季不淡”,在这个把逛街当特种作业的城市里,把社零增速做出老母鸡下蛋的气势。

车市的火爆,新能源汽车是绝对C位,不仅是颜值在线,续航、智能系统也拉满,仿佛买车也能晋升互联网人设:8G充电,5G智驾,下班不踩油门了,多踩几次屏幕。新能源车的销量之高,除了产品力,最重要的还是补贴加码。说实话,中国人买东西,补贴比情怀可信。今天出个“以旧换新”,明天加个“外牌用户也能薅羊毛”,好家伙,政策补贴一扩围,店里的人流量像开了“免门票音乐节”,都想薅最后一把。

小李经理——那个在朋友圈给你发“新能源汽车没你不行”的人,面对市区和区级多轮补贴,简直像捡到彩票的倒霉蛋终于中奖了。他说八月份区级补贴快截止,大爷大妈急坏了,仿佛今天不买明天就错过十万八千里的财富自由。几个区轮流给钱,最多一万,最少三千,叠加国补、市补、区补,买车堪比高考填志愿,跑环值钱,仅差没把挂号费和二表三表搬来卖车门口。

奉贤名额已满,全区人领到补贴像中大奖,仿佛“谢广坤买车抽中黄金”剧本照进现实。闵行和杨浦补贴结束前,门店销售都睁大了眼睛,每个过门的都看作“明日有钱人”。财务经常要加班,怕补贴发多了漏掉了谁家外甥。

当然,补贴政策也不是什么铁饭碗,今天延续明天调整,9月11日之后又加了新条件,“新车要在上海注册”,明明是步步为营,却让人觉得像是在门口加了道闸——这世上想薅羊毛的人越来越多了,咱得有点技术门槛,不能连空气都补贴。“以旧换新”的归属感,给了老牌车主一线希望,让外地朋友只能买根电线杆细细品味什么是主场。

上海8月车市火爆,补贴轮番加码,新能源销量创新高-有驾

上面的政策发力,底下的车企也不是吃素的。眼瞅“金九银十”旺季快到了,车企把自己当双十一淘宝店,8月扎堆发布新车,把新老车型齐齐赶到赛道上表演。特斯拉Model Y再出新版本,仿佛是每年最受欢迎的自助餐加了新菜,门店销量多出来二十多辆,还直呼老马要被自己感动哭了。新车发布带动老款出清,明着促销暗着甩货——“别让库存毁了你做新车的梦想”。

一家门店经理说,出新车之前要放足预热,感觉顾客都不是来看新款,而是为了抓紧把旧款搬走,生怕价格再降,新车一上市,旧的就成了马路上的“古董”。有的车企“一口气上六款新车”,不怕顾客挑花了眼,只盼着拉高销量,用数字去给领导汇报。这一通操作让买车比谈恋爱还复杂——“你今晚定不定明天都得多花三千”,促销员隔着柜台和你嘻嘻哈哈,笑不出来的只有你的银行账户。

各区补贴活动轮番拉开,徐汇区打出第二轮,补贴名额还有限,广告词比抢茅台还激烈:“先到先得,慢了等明年。”闵行区把购车日期延到十月底,消费者一边盼着便宜车、一边怕政策半路变卦,最后只能佛系投胎,计划全市跑一遍,用脚步丈量什么是“车市真实用”。

有人问我,新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统计进销售额?我想这就像KPI一样,理论上等新车一到手,销售额数据才变得性感。但你买的那一刻,对GDP已然许下承诺。上汽智己LS6上市27分钟大定过万,奥迪E5半小时突破一万台,尚界H5小定直奔十万,整个9月都像车企集体参加数学竞赛。大定锁单,小定能退,中间就是拉扯,试驾变成心理博弈,大家都在看对方什么时点把手伸进兜里。

上海8月车市火爆,补贴轮番加码,新能源销量创新高-有驾

这些发布和预售,带来的数据红利是延迟到账,但心理预期早就拉满,这种“消费热闹”,是经济学里的精神鼓励还是社零榜里的歌舞升平?没人清楚,大家都只好往前赶,哪怕只为了下个月的统计报表不太难看。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所有的车市繁荣其实都有一条暗线,就像大热天有人在路边买西瓜加冰块,不是因为实在渴,而是因为促销员说“冰块明天就贵了”。汽车市场的“淡季不淡”,是政策在后面用高压水枪扫街,补贴是门口的糖果,谁不抢就落伍了。企业走在政府的补贴里,汽车走在消费者的补贴里,消费者在焦虑和薅羊毛的焦虑里,一边买一边问:“再等等是不是更便宜?”身后的门口用喇叭放大声音:“最后一天,错过等明年。”

这些年关于消费、社零、汽车的各种热闹,仿佛都有种魔性,“如果不买,你就是经济复苏的绊脚石。”但等到月底统计报表,你会发现,汽车销量又高了,钱包又瘪了,外卖平台留言:“司机已在路上”,甚至你家小猫都觉得奇怪:“怎么车库里又多了个打不通的充电桩?”

上海8月车市火爆,补贴轮番加码,新能源销量创新高-有驾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你的小区停车位依然要摇号,买完车发现补贴还得申请,补贴到手还要缴税,缴税以后车子又限行,最后你只能在朋友圈里夹给自己留言:“8月社零总额又创新高,上海人真有钱。”然后深夜捧着小区二手房海报,默默算下归幸指数:“下次是不是该买辆电动自行车了?”

上海8月车市火爆,补贴轮番加码,新能源销量创新高-有驾

你以为结束了,其实生活只是在统计报表里活成一场“年年有今日,日日无明天”,上海的车市继续淡季不淡,大家都在为下个月的KPI而买单。至于我呢,还是得劝自己,下个月别忘了续借花呗,毕竟,补贴是抢来的,GDP是数出来的,但生活还得靠自己慢慢嚼碎,才有点味儿。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