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一出,车圈的吃瓜群众一时间彻底懵了:老冤家奔驰,居然要用宝马的心脏?网上讨论炸出新高度,甚至有人调侃,“世界不值得,隔壁都要甜蜜同床了”?这么多年你来我往,互不服气,现在突然说要牵手,谁信?
事情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信息来自一份内部信源,权威媒体也跟进报道,说这俩德国大佬正坐在会议桌前,聊得热火朝天。奔驰要的大礼是啥?宝马的四缸汽油发动机。而且不是个别车型吃螃蟹,据说后面一批核心主力车都可能“换心”,奔驰和宝马这把是真的“推翻老祖宗规矩”了。
咋回事呢?想想就离谱。当年他们在技术广告里刺刀见红,一个吹底盘,一个夸操控,全世界都习惯他们各唱各的调子。现在呢?说白了都是生活把人逼的。汽车这行业近几年一个劲变天,电动化、智能化像浪头一样一波波拍来。从资本市场到消费者喜好,每个环节都在变。奔驰虽说起家就是发动机,但自打碳排放和环保成了刚性条款,他们手里现有的核心引擎,真不一定能扛住下阶段的考验。
网络上各种说法,有人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也有人嘲讽老牌巨头“没落了,根本不行了”。但如果把热闹声浪静下来听一听,也许背后其实是“活着比面子重要”。欧洲的环保法规“欧7”,这玩意儿,谁碰谁都喊疼。奔驰要是坚持一直都自研发动机,满足新标准,说不定投资比造新车都狠。而且现有的M252这颗心脏,说是旗舰,但实际兼容的电气化能力只够混个轻混,插混、增程都没法直接对接。也就是说,用这套系统搞新能源深度布局,会绑手绑脚。
这里宝马的B48发动机突然成了“救世主”。别说,宝马这几年在纵置、横置架构下的发动机通吃本领,真的是技术圈公认的狠角色。成熟,可靠,而且产能还有富余,生产基地在奥地利那边,工厂流水线甚至还空着好些工位。对宝马来说,不光能赚奔驰的钱,还能让开发费用摊得更薄。这样一来,奔驰不用赔本投研发,宝马也能继续维持动力总成上的老大地位。这不就是互利互惠,“你帮我省钱,我帮你赚钱”那种典型合伙模式吗?
说个题外话,咱们有时候觉得豪车巨头分外眼红,其实行业懂的人早就看出苗头了。特斯拉、比亚迪掀的新能源风暴,打得欧洲传统车企集体焦虑。都说转型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其实真正买电动车的客户,和宣传说的那一套并不总是重合。奔驰自己统计,2024年家里卖出去的车,六成还是靠烧油或者油电混动。如果自己硬着头皮搞技术升级,风险巨大。那还不如拿宝马成熟方案直接对标,顺势转型,多点安全垫。
可以想象,这场奔驰宝马的“牵手大戏”,确实能搅动一池春水。以前,所有人都在等着谁先掉队,现在大家纷纷开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谁有闲资源谁就分一杯羹。光明正大地张嘴合作也成了底气的一部分。
咱说,这事儿在汽车圈里其实就是个“竞合”的活教材。以前都是贪自个那一亩三分地,让对手吃点亏就开心到飞起。现在不行了,电动化、智能化逼得研发团队24小时连轴转,钱是水一样砸出去,可人家技术还没跟得上。谁要是还抱着孤胆英雄思维,那才是真活不下去了。你看,连奔驰宝马都拉手了,合力造发动机的钱都分着花。
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合着你们还不是为了省点研发成本?”没错,说白了就是省钱,但这不也是企业活下去的第一要务吗?老对手互帮互助,不丢人。现在再看行业趋势,搭伙过日子慢慢变成主流套路。各家的秘诀就是放下身段,谁有技术就借来用,谁有产能就狠狠开,大家都能分一杯羹。
宝马也是大算计,他们研发出来的B48一直有口皆碑,但是现在全球卖车行情扑朔迷离,工厂不能闲着,总得有钱进。把发动机卖给奔驰,不仅布局广,还可以直接摊薄后续研发压力,保住动力领域话语权。奔驰方面呢,不用亲自来抠插混增程的接口,不用头疼工艺兼容问题,直接嫁接宝马模块,省下来的资源可以往六缸、八缸那些“大心脏”上猛砸,让豪华座驾继续拉风。可谓各取所需,谁也不亏,典型的双赢场景。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好奇,这次合作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带来更广泛的连锁反应?看起来很有可能。毕竟,只要一家公司吃到甜头,同行们肯定跟着起哄。关键零件供应、技术互换、产线共享……未来车圈就是一场大型拼团游戏。大家把以前的恩怨放一放,“你搭我架子,我给你零件”,系统方案变得越来越灵活,反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正向循环。
仔细想想,这种合作,既有现实无奈,也有长远打算。车企如果只顾面子,那不就是自断活路?多年前的“宝马奔驰互怼”,现在已经成了“活下去优先”。环境、法规、市场都逼着大家齐头并进,技术噱头再牛也得尊重现金流和成本压力。只要新能源席卷速度没达到临界值,传统动力还得有备份,谁家积压的产能越多,谁就能增加谈判底气。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行业都能照这套路走。汽车算是最“卷”的,谁都想在每一次技术革命里抢跑位。而且现在新玩家越来越多,什么比亚迪、蔚来都能分杯羹,再加上世界各地的监管红线,你不跟别人合作,谁来帮你扛?
大众观点里,豪车大厂从来不屑和竞争对手“同流合污”,但现实逼得大家放下架子,利益才是决策本源。奔驰和宝马都是“脸面和里子都要”的主,现在电动火爆,传统燃油车还得混口饭吃,两手一起抓。以后谁家的发动机用谁家的技术,说不定看客户口味和你我关系就在一张合同里敲定。
当然,车迷心里总有点割舍不掉的感情。以前看奔驰宝马飙车,起步就不一样。现在突然说要用同样的发动机,是否感觉个性淡了些?但不得不说,行业变迁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到最后拼的就是生存能力。冤家变亲戚,谁能想到。
说穿了,奔驰用宝马发动机不是技术妥协,更像是产业升级中的现实拼图。谁家资源最合适就上谁家货,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只要能活下去怎么都行。用网络段子形容就是:“有钱一起赚,风雨同舟走。”市场里的游戏规则变了,不再靠单打独斗,而是靠拼团、竞合,谁和谁都能搭档,只要账算得明白。
这次奔驰宝马的“改心”合作,也是行业放下包袱的一次大冒险。谁先吃到肉,谁就带着弟兄冲在前面。两家老厂如果能把插混市场、油电动力盘活,那说不准汽车圈会掀起更大的“抱团潮”。将来你会发现,更多车企在零部件、技术甚至设计都来“合纵连横”。不是谁家得了便宜,而是整个行业都在疯狂自救。
说到底,面子重要,活着更重要。传统豪强之前越争越烈,现在越抱越紧。电动化洪流下,竞合成了核心词。奔驰宝马彻底不是昔日的“两座大山”,而是并肩的“发小”。谁能合作,谁能活得更久。这一次你不跟一把,可能忙活半天就被市场淘汰。
你怎么看奔驰和宝马这样的“世纪牵手”?你觉得未来会有更多死对头变亲兄弟吗?欢迎在留言区一起“唱唱反调,吐吐槽”!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