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足虽良,必资善御”。这话搁小米SU7 Ultra的车主们身上,颇具反讽意味。
咱们先扯淡几句。话说甫过去的五一长假,诸位在车河蚁聚中苦苦挣扎时,小米SU7 Ultra的列位却因“骎骎限制”一跃成为舆论焦点。这事儿听着就玄幻,掷金数十万购入的“猛兽”,居然还得先“驯化”一番才能纵情驰骋?
事情梗概如下:小米汽车搞了次OTA升级,说白了就是给车子“打补丁”。这补丁里添了条规矩,未做身份认证的车,极速和马力都得打个折扣。更让人咋舌的是,还弄了个“竞速模式圈速考校”,想解锁全额1548匹骎骎?可以,去赛道上溜一圈,成绩达标了再说。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
诸位设想一下,SU7 Ultra,落地五十余万,图的不就是那1.98秒的破百加速和350km/h的极限速度?现在冷不丁告诉我,你得先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份速度,才能领略?这感受,就像你购得一柄倚天剑,结果发现还须通过武林盟主的试炼,方能出鞘使用。
当然,亦有喝彩之声。理由也很简单:千余匹骎骎,寻常人驾驭不来啊!开这般快的车上路,不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小米汽车其后也出面释疑,称这仅是小范围的灰度测试,不料反响过于激烈,遂紧急撤回。
那么,问题来了,此事背后,究竟折射出何等深意?
鄙人以为,此事绝非仅是车企与车主间的龃龉,更深远的,是对“性能溢出”的反思。
诸位可曾想过,我们果真需要这般强劲的动力吗?城市道路限速,高速公路亦有限速,纵然偶去赛道一试身手,一年又能去上几次?恰如早年间,手机厂商竞逐像素,最终发现,像素再高,亦是无用武之地。照片拍出来,终归要压缩、分享,清晰度反倒成了赘疣。
类似的例证不在少数。譬如,当下风靡的“巨屏手机”,屏幕固然大了,眼球是爽了,可单手操作愈发艰难,裤兜也愈发鼓胀。
这种“性能溢出”的背后,实则是厂商的焦灼。他们欲以极致的参数,博取眼球,刺激消费。却往往忽略了,消费者真正渴求的究竟为何。
直白点说,我们需要的,并非永远无从施展的千余匹骎骎,而是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诚然,或有人云,花自己的银子,买自己心仪之物,他人何须置喙?此言不谬,但切莫忘了,驾车上路,并非孤身一人的事。你的驾驶行径,直接关乎他人的安危。
犹如前几年,一些网红为求博人眼球,驾驭豪车在闹市街衢飙车、漂移,终酿成惨剧。此等行径,不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
故而,车企在追逐极致性能的同时,亦应考量到社会责任。强化对车主的驾驶培训,普及安全驾驶知识,较之简单粗暴地限制马力,更具价值。
言归正传,小米SU7 Ultra此事,亦给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造车,不可仅靠堆砌参数,更须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权衡性能与安全,方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吾等期冀,未来的汽车,不只是速度的象征,更是安全、智能、环保的出行伙伴。这需要车企的戮力同心,亦需要我辈每个人的躬身参与。毕竟,道路乃众人之所用,安全,亦需大家携手维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