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纯电小车市场迎来集中爆发期,多款面向10万元以内消费群体的车型密集亮相、开启预售或正式上市。作为国内基数最大、前景最广、需求最旺盛且消费需求最多元的细分市场,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何为一辆好的纯电小车”也成为行业与消费者热议的核心话题。
有人以性能为核心标准,有人聚焦智能配置,也有人将价格作为首要考量。这些观点虽各有依据,却均存在一定片面性。事实上,真正能定义“好纯电小车”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价格好、质量好、品质好、操控好、智能好”的“五好”综合标准。通俗而言,这类车型需精准契合老百姓既要面面俱到,又要价格亲民的核心诉求,同时适配多元日常使用场景。
然而,打造符合“五好”标准的纯电小车并非易事。行业普遍认知是,高性能、高配置往往与高成本直接挂钩,而10万元以内的价格定位,要求车企必须在价格亲民与五大维度均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恰恰是对企业造车实力的终极考验。
8月22日,北汽极狐正式开启极狐T1的预售。有人认为,极狐T1为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市场再添优质选择,也有声音提出质疑,称其电池并非采用宁德时代产品,且低配版电机功率高于高配版,进而认为极狐汽车的诚意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质疑实则是对纯电小车核心价值的认知曲解。有观点指出,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等同于好纯电小车唯一标准,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偏离了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满足日常通勤、追求综合均衡的本质定位。此类争议背后,不排除存在部分友商通过水军刻意妖魔化纯电小车核心标准的可能。今天我们不妨就围绕极狐T1这款车讲讲什么是一辆电动小车的造车标准?
从极狐T1看一辆真正的“好车”定义
在大家的认知里,一辆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电动车一定差不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无论搭载谁家的电池,首先我们要明白,它只是提供电芯。真正考验一辆车的电池品质是看它的电池模组。
如果一家车企不是在三四十万元级别上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而是在10万元以内仍然采用宁德时代,那么它一定会在别的地方偷工减料,这也证明了这款车的电池开发能力极差,其严重依赖宁德时代的电芯到电池组的开发。而且这里还要注意一点,不是叫宁德时代,就意味着所有的宁德时代电池标准都是一样的。这里很可能花了比别人更高的成本,买的还不如别人的老款宁德时代电池。这势必会带来居高不下的成本,最终导致车企不得不在其他地方降低成本,最终向消费者偷工减料。
目前在整个中国主流的企业中,在10万元以内的电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铁电池、一种是三元电池,无论是哪种电池路线,主流电芯供应商如中航、极光等产品在性能、续航稳定性上已与宁德时代处于同一梯队,不存在明显技术代差。其中中航电池连续几年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五,是广汽、上汽、奇瑞等车企的重要供应商。另外比亚迪自研电池、吉利银河自研电池等案例也证明,在该细分市场,电芯层面的技术门槛已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极狐汽车在制造与供应链整合上具备先天优势,2018年,北汽新能源与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巨头麦格纳合资建厂,成为国内首个引入麦格纳全球标准制造体系的纯电品牌。要知道麦格纳作为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豪华品牌的核心代工商,其模块化生产体系与精密制造工艺首次在纯电车型上实现完整落地,使极狐车型从诞生之初就具备豪车级品质基因。所以在这一点上,极狐T1搭载的中航电池,和那些搭载宁德时代的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成本上可以最终让老百姓享受到货真价实的实惠。
此外,极狐T1预售期间因“低配版电机功率高于高配版”引发的争议,即320km续航版电机功率高于425km续航版,有观点认为这不符合“高配即高功率”的传统认知。这折射出部分群体对电动小车使用场景与性能逻辑的误解。忽略了电动小车“场景优先、性能与续航平衡”的核心定位。
不同于三四十万元级车型对百公里加速3-4秒的性能追求,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的核心使用场景是日常代步,包括单人通勤、接送孩子、城市购物等,用户需求的核心并非速度感,而是行驶舒适性、续航实用性与能耗经济性,这就需要车企在电机功率与续航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而非盲目追求高功率炫技。
极狐T1 320km续航版主打单人通勤场景,用户对人车合一的驾驶效率要求更高,因此匹配相对更高功率的电机,兼顾短途通勤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425km续航版则面向多元家庭场景,需承载多人乘坐、载物等需求,核心诉求是舒适性与长续航,因此搭载了更注重增益曲线的电驱系统,其8合1电驱单元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了15%的重量降低、18%的体积缩小,同时将功率密度提升10%,最终达成性能输出平顺和能耗控制优秀的双重目标。
实际试驾反馈也印证了这一设计的合理性,有实测媒体表示,极狐T1的综合电耗可低至11kWh/100km,百公里电费不足7元,能耗表现处于同级领先水平。其实对于高配必高功率的认知源于传统燃油车思维,但电动小车与燃油车的物理特性存在本质差异。电动小车车身重量轻、重心分布与燃油车不同,若盲目追求高功率,不仅会大幅增加能耗、缩短续航,更可能因动力输出与车身承载不匹配,出现制动距离变长、行驶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甚至导致老人、儿童等乘客产生眩晕感,潜藏安全与舒适性隐患。从这一角度看,极狐T1的功率配置逻辑,恰恰体现了对电动小车场景化造车的深刻理解。
事实上,极狐T1的电池与电机配置逻辑并非个例。当前市场中销量领先的纯电小车,如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均遵循这一理念。8月24日,北汽新能源用户运营中心(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乔心昱在个人社交平台正式回应,极狐T1的两款不同续航版本的车型,采用的是同一款电驱,峰值功率都能达到95kw,只是标定不同,有点工程师思维了,接下来会再次改进。极狐官方的回应,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分析。然而,现在部分企业却仍沿用燃油车思维的车企,尤其是部分依托合资背景的自主品牌,在电动小车上刻意追求高电机功率,实则是炫技大于实用。这类车型不仅因高功率电驱推高成本,导致性价比不足,更因脱离国内消费者代步优先的核心需求,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可以说,评判一辆电动小车的性能好坏,不应局限于电芯品牌或电机功率等单一指标,而需回归用户需求与场景适配的本质。此前围绕其电池与电机的争议,不仅未能指出真正问题,反而从侧面印证了其在成本控制与场景适配上的优势。
全系标配陡坡缓降 极狐T1告诉你小车没有小事情
随着极狐T1预售,有关该车的配置也更加清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极狐T1全系标配陡坡缓降的功能配置,这项以往多见于SUV、MPV、越野车等车型的配置,看似不起眼的配置选择背后,不仅折射出极狐汽车对纯电小车安全需求的深度思考,更颠覆了小车配置无需精细的传统认知。
提及陡坡缓降功能,多数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越野或山路才用得上,为何极狐T1要在一款主打城市代步的电动小车上全系标配?答案藏在对用户群体与出行场景的精准洞察中。
首先是用户结构的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女性消费者已成为纯电小车市场的核心群体之一。据QuestAuto数据显示,2025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女性用户占比同比提升26.5%,其中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的女性用户占比更高,且新手司机比例显著。这类用户对车辆操控的熟练度相对较低,在面对地下车库陡坡、郊区山路等场景时,手动控制刹车力度易出现刹车过急或溜坡风险,而陡坡缓降功能可通过系统自动调节车速与刹车,帮助用户平稳通过陡坡,降低操控难度。
小车无小事,在这一点上,哪怕一个日常环境中极少出现的陡坡缓降,极狐也要对消费者进行百分百的负责,而在这一点上,那些打着合资自主的企业,别说搭载这项功能了,几乎连想都不会想到这件事。这就是电车造车思维里,替消费者多想一步的核心要素。
除陡坡缓降外,关于纯电小车的安全争议,还集中在安全气囊数量上,部分观点认为气囊越多越安全,但这种认知同样存在片面性。极狐T1用车身结构设计证明,安全气囊是最后一道守门员,而高强度车身才是抵御碰撞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为打造同级领先的车身安全性能,极狐T1在车身材质与结构上投入颇多,其车身高强度钢占比高达78%,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达32%,要知道热成型钢抗拉强度超1500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吨重量,其主要应用于A柱、B柱、车门防撞梁等关键承力部位,可在碰撞时有效抵抗车身变形,为车内乘员保留充足生存空间。
更关键的是,极狐T1的车身扭转刚度达到35000Nm/deg,这一数据是什么概念?目前同级主流纯电小车的车身扭转刚度多在25000-30000Nm/deg之间,而极狐T1的刚度表现已接近部分20万元级家用轿车,意味着车辆在急转弯、颠簸路面或碰撞时,车身形变更小,操控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强。
过去燃油车讲小钢炮,比的是发动机动力。现在纯电小车的钢炮,则是比的安全性能。从陡坡缓降的全系标配,到高强度车身的越级配置,极狐T1的安全设计逻辑,实则指向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市场的竞争本质,当续航、价格等显性参数逐渐趋同,对用户隐性需求的挖掘、对安全细节的打磨,将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电车从来不只是诗和远方 还有柴米油盐
当部分高端电动车执着于诗和远方的性能炫技时,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市场的消费者,更关注车辆能否契合日常出行的柴米油盐。具象到极狐T1车上,从一块清晰的中控屏,到一个适配手机的Car Play接口,再到车内每一寸材质的环保性,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
在纯电小车市场,科技感常被简化为参数堆砌,但极狐T1却将科技配置落到了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屏幕与智能互联的平权设计。
如今,消费者对车载屏幕的需求已从有无转向优劣,就像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与红米虽价格悬殊,但核心功能无本质差异,纯电小车的屏幕配置也应实现体验平权。极狐T1搭载的15.6英寸中控大屏+8.8英寸全液晶仪表组合,不仅尺寸远超多数合资自主同级车型,更以2.5K高清分辨率提升实用价值,如导航时,小路名称、限速标识清晰可辨,即便在正午阳光直射下,屏幕也无明显反光,解决了用户强光看不清屏幕的痛点。
老百姓买小车,就是希望在有限预算里获得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大尺寸高清屏能满足导航、娱乐、车辆控制等多元需求,这才是科技配置该有的意义。
更易被忽视的刚需配置,是对苹果Car Play的支持。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一二三线城市苹果手机用户占比约20%,而纯电小车的核心使用场景,城市通勤、短途代步中,用户对手机互联的依赖度极高。但梳理市场产品可见,部分标榜海外新能源出口龙头的车企,其旗下纯电小车仍未配备Car Play功能,相当于主动放弃了这部分用户。小车不该替消费者做选择,而是要包容所有选择。
在车内健康这件看不见的事上,极狐T1做出了同级罕见的承诺,车内甲醛、甲苯等有害气体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专业机构检测显示,其车内甲醛含量仅0.01mg/m³,是国标(0.1mg/m³)的1/10,相当于森林景区的空气水平,苯含量更是低至国标的1/2,达到开门即呼吸清新的水准。这一承诺的背后,是远超行业常规的供应链与工艺投入。
当前汽车市场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受成本控制影响,多数车型难以完全规避车内有害气体挥发,低醛甲更是鲜有企业敢公开宣传。
极狐T1通过两大核心举措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全车采用环保型内饰材料,从源头减少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创新应用220℃低温注塑工艺,避免传统高温注塑过程中材料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即便是孩子在车内进食、触摸内饰,家长也无需担忧健康风险。有行业观察者提出,建议极狐在上市发布会上,不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现场闻车内气味,用真实感受验证健康座舱的承诺。
极狐T1的产品逻辑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纯电小车不是诗和远方的载体,而是服务柴米油盐的伙伴。
正如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在极狐T1预售时所言:“极狐不赚快钱,要赚有技术有品质的干净钱,并且是有价值有口碑的良心钱。让用户花小钱办大事。”这句话道破了10万元以内纯电小车市场的竞争本质,谁能更懂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谁能在细节上多给一分实惠,谁就能真正赢得市场。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纯电小车的初衷,本就是为了让日常出行更便捷、更安心、更经济。极狐T1的出现,或许能让更多车企意识到,放弃不必要的炫技,多做些有用的小事,才是纯电小车应有的接地气姿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