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那会儿,比亚迪在咱们小区的微信群里可是最红的品牌。张叔买了台秦PLUS,全家都去车库“验货”,孩子围着拍短视频,老李还专门下载了智驾体验App,非得拉着试一圈那“全场景智能驾驶”。不过咋说呢,二季度一搞出高速追尾事故——不是比亚迪,结果风头全跟着跑偏了。听起来荒唐,这事工信部都看不过去了,直接行业点了名。秦那套原本宣传的智能驾驶,眼下变成了“智能安全辅助”,群里好几个老车主一脸懵,说上次OTA后,怎么语音都不认识“自动驾驶”几个字了。
说到充电,那是另一桩烦心事。三月份外地朋友来上海玩,说要试试兆瓦级超级快充。结果导航了一路,最后落脚的还是浦东那家二十分钟就排满队的老充电站。销售说得天花乱坠,提车时送三张免费超充卡,可桩在哪儿没人讲明白。后来听吉师傅维修时唠嗑,原来全国兆瓦级桩真没几家,都是试点,还打着测试招牌。小黄司机帖里有人说,北京三环那块就没见过速度过百千瓦的桩。
顺带聊聊冷门配置:比亚迪有个低温电池预加热,-15°C以下都能自动启动。东北的朋友临近春节自驾,冷风夸张,可能一脚电没多少可用。全靠那套加热,听说零下十八度还能保有力。外地20年的老司机老夏吐槽,原来还觉得鸡肋,这回连连点赞。谁能想到比亚迪在这点上偷偷追上来?多少广本、老日产的寒冬电池自己一夜下去就趴窝了。据说师傅们早年修比亚迪最怕的也就是冬天电池报警,现在好了,设备升级,人都清闲点。
再说市场那些事儿,银河L6智驾款今年价格直下,定在十三万上下。4S店赵经理嘴上说不怕竞品,私下也够头疼,尤其八月份那波订单丢得太快,销售群里传“2.3万台被抢走”,还有人编段子:李书福一句“不打价格战”,比亚迪俯身腰包疼。坊间传闻,现在比亚迪价格一降,朋友圈立刻检讨“是不是品牌压不住”,大家现在都怵降价——“谁先跌,谁先认怂”。吉利这番打法,倒是把责任推了个干净。熟人聊及此事,总说这是“李老板的太极拳”。
不可否认,比亚迪自去年搞出“油电同价”团购,短期销量飙升,可回头来看儿,后遗症显露。售后王师傅念叨,“最近来换配件的车主张口还价,问两句维修还讲‘能不能再便宜点’。”他直摇头,“品牌形象都快磨稀了”。技术上比亚迪也不是事事领跑,新来的长城、吉利都推800V平台两年了,比亚迪自家e平台3.0这会儿才刚慢慢上。前些天设备厂朋友犹豫要不要加仓刀片电池,群里就有人唱反调:“弯道变直道,跟得慢点别摔车。”
还有个冷知识,刀片电池不仅能提升安全,老马师傅说这东西抗刺穿。前阵子有车主因勾到马路牙子把底板掀了点皮,原以为出事儿,结果到店一查,电池包完好。再就是维修成本,以前大家怕纯电出状况,一换就是大几万。比亚迪新一代据说分段设计,坏一个细块不用整包一锅端——这点听说不少深圳出租公司心动。
固态电池?前几天车友会饭桌上聊到,说比亚迪那套准备2027年装车。没人信“量产”,但有车主调侃:“这要真出来,明年二手新能源车都砸在手里。”行业内传,固态真用上得先过安全审批那坎,未知数太多。现在倒是不少新势力暗中观察:比亚迪要卷就一起上,反正都没把握。
倒是用车细节更贴心一点不成?老客户爱吐槽新车智驾OTA更新慢,智慧互联空调夏天反而容易掉线。我媳妇用了一年秦PLUS,说座椅加热键怎么老藏在屏幕里,冬天一冻手都点不开,建议下次干脆用物理按键。小问题零碎,但纠结起来招人烦。苹果版CarPlay到现在还是没影儿,懂行的同学叨叨:兼容性跟不上。
最后说句趣闻,去年那批比亚迪油电同价车,现在二手市场想出货有点难。朋友家邻居小叶子,上月低价挂出去,结果买家现场砍价,说品牌还会降,一拍两散。售后王师傅笑着说:“风向变得快,不经意就变了天。”有空下次再去问问那老车主,计划没成的购车补贴,到底最后找谁折腾去了——这事,没准还真得靠自己琢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