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要搞智慧停车ETC无感支付了,这事儿听着,特别高科技,特别互联网,特别方便你我他。
但讲真,每当有人开始跟你强调“方便”的时候,你最好摸摸自己的钱包还在不在。
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们所谓的“方便”,只是方便他们从你口袋里拿钱而已。
不装了,摊牌了。
这波操作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提升公共停车服务水平”,那都是写在PPT里给领导看的。核心就四个字:颗粒归仓。
以前路边停车,你交不交费,全看自觉和运气。运气好,收费员没来得及贴条你就开走了;脸皮厚,欠个十次八次的,对方可能也懒得为了这点钱跟你上法庭打官司。这里面就存在大量的“跑冒滴漏”,对于收费公司来说,这都是损失的利润。
现在好了,直接给你上ETC无感支付。
这是什么?这不是支付方式的升级,这是收费逻辑的降维打击。
它直接绕过了你的“支付”动作,甚至绕过了你的“同意”环节。只要你的车,带着你的ETC卡,进入了他们的“攻击范围”,对不起,你已经被锁定了。
这就好比以前打游戏,大BOSS还得跟你走个流程,喊两句台词。现在人家直接给你挂了个持续掉血的Debuff,你只要站在他地盘上,血条就自己往下掉,掉到你心慌。
你以为是智慧城市,其实是电子脚镣。
我有时候就在想,这些搞智慧停车的公司,他们的产品经理是不是都是从修仙小说里找的灵感。
这套ETC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覆盖全城的“锁魂大阵”。
你的车是肉身,ETC是你的元神。只要你的肉身进入阵法范围,也就是那个白线画的框框里,你的元神就瞬间被绑定了。
阵法中枢,也就是那个信息技术公司,就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手握电门,随时准备给你来一下。
你停多久,他就电你多久。等你开走的时候,直接从你的元神里扣除修为,换算成人民币,666。
这个过程,突出一个“无感”。
什么叫无感?就是抢你钱的时候,你甚至都不会皱一下眉头。等你收到账单的时候,人已经到家了,一种强烈的“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的哲学思辨油然而生。
三体人看了这套商业模式都得气活了,我们辛辛苦苦搞个水滴毁灭人类舰队,你们地球人直接用摄像头和ETC就能完成对有车阶级的精准收割,还是我们格局小了。
真正的麻烦,还不是收费本身。而是这个“智慧”系统,到底有多“智障”。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特斯拉、也被它的自动泊车在自家地库里秀过一脸的中年人,对所有名字里带“智能”和“自动”的东西,都抱有天然的敬畏。
你以为的智慧停车:摄像头高清识别,AI算法精准计时,云端无缝结算,账单清晰明了。
现实中的智慧停车:一个塑料袋飘过去挡住半个车牌,系统懵了;两辆车停得近了一点,系统以为是变形金刚合体了,不知道该算谁的;一只鸟拉了泡屎在摄像头上,对不起,这个车位今天进入异次元了。
这还都是小问题。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智慧停车的终极考验,也不在那些规规矩矩的“库里南”,而在那些神出鬼没、不讲武德的共享单车和外卖电瓶车。
一个外卖小哥为了抢时间,把车往你车前一横,挡住你车牌。好家伙,计费系统直接宕机。等你吃完饭回来,系统可能已经默认你在这里停了一个世纪,账单出来能直接买下这个车位了。
你去申诉?
“先生您好,根据我们的后台数据显示,您的车辆确实停留了128个小时。”
“我就是去对面吃了个兰州拉面!”
“先生,我们相信我们的数据。不然怎么叫智慧停车呢?”
你看,技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新型的傲慢。它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的正确性,来掩盖它在现实场景中的无数个BUG。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只要系统出了账单,钱就得你先交了。维权?那个成本太高了,高到你觉得还不如认栽。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人家根本没想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学,就是单纯的坏。
他们把一个本来就充满争议的事情——在公共道路上划个框就收费——用一个技术的外衣包装起来,让它显得更加合法且难以反抗。
以前你跟收费员还能吵两句,现在你跟谁吵?跟一个摄像头吵吗?还是跟APP后面的代码吵?
这就叫专业。
以前的收费是人治,现在的收费是“机”治。机你太美。
他们非常清楚,大多数车主,为了几块钱、几十块钱的破事儿,根本没精力去较真。我们每天忙着上班、下班、还房贷、看老板脸色,谁有功夫为了一个乱扣的停车费去跟一个公司死磕到底?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另一种体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这里,是:我知道我可能会错,但我就是要用一个你几乎无法反抗的方式把钱先收了,你受不了你就别停,反正路是我的,规则也是我定的。
这根本不是服务,这是一种筛选。
它把所有对价格敏感、对公平较真、时间成本低的人,都筛选出去。留下的,就是那些“算了算了,没多少钱”的“优质客户”。
加大,加大,加大对这部分人的收割力度。
说到底,咸阳这事儿,只是一个缩影。一个把公共资源外包给一个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公司后,必然会出现的典中典场面。
那个公司,它的KPI不是让市民停得爽,而是让自己的财报变得好看。
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方便车主?那是顺带的。避免欠费?这才是真的。
所以,他们会把免费时长定得极短,把收费标准定得极高,把扣费流程搞得极其“丝滑”。
至于你被多扣了费,账单消不掉,APP里找不到客服,那都是“系统升级中”的正常现象。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最好的防御,就是别停在这些地方。但有时候你没得选。
所以,如果你真的必须停,那我作为一个普通车主的建议是:每次停车,都当成一次侦查与反侦察的演习。上车前,对着车位拍个照;下车时,对着计费牌拍个照;收到账单,第一时间核对。
简直就是抢劫!
把每一次停车,都搞得像一场官司的取证环节。
讲真,这很累,也很荒诞。但没办法,当规则的制定者不想体面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那一点点可怜的权益。
因为你知道,那个所谓的“智慧”压缩毛巾,一旦沾了你的钱,就会膨胀成一个你根本不想面对的怪物。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