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是过渡品?错!9月销量揭秘,它才是真香!

这增程式电动车,到底香不香?

9月第三周的数据,就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市场!

问界M8,这位“销量王”,以5200辆的成绩,一骑绝尘,稳稳坐上头把交椅。

这可不是偶然,背后是啥?

是咱老百姓对“既要又要”的渴望,是告别续航焦虑的自由,更是享受纯电丝滑驾乘的实在体验!

你敢信?

深蓝S05以3200辆的成绩,紧随其后,而零跑C10也以3100辆的销量,跻身前三甲!

这三款车,简直就是增程市场的“三剑客”,扛起了市场的大旗。

而理想L6,以3000辆的销量,位列第四,这“奶爸车”的江湖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增程是过渡品?错!9月销量揭秘,它才是真香!-有驾

但,仅仅看到销量榜,就以为增程市场的全貌了吗?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市场,就像一块待切的蛋糕,不同价位、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的“心头好”。

经济型增程,谁是性价比之王?

深蓝S05,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实在劲儿,3200辆的销量,证明了它的“亲民”定位,切中了多少预算有限但又不想将就的消费者?

而零跑C10和C11,分别以3100辆和2300辆的成绩,展现了新势力品牌的强劲生命力。

它们用不算高的价格,提供了远超期待的体验,这不正是咱老百姓想要的吗?

增程是过渡品?错!9月销量揭秘,它才是真香!-有驾

主流价位,是谁在C位出道?

问界M9,这大家伙,5200辆的销量,再次证明了其“领头羊”的地位。

而问界M7和智己LS6,各自1600辆的销量,也显示了它们不俗的实力。

小鹏P7+,以1400辆的成绩,在运动型增程轿车领域,画出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你有没有想过,原来增程也能这么“潮”?

中高端市场,还有哪些“黑马”?

理想L7,1300辆的销量,依然是“家庭出行”的标杆。

智界R7,1000辆的成绩,华为与奇瑞的组合拳,总能带来惊喜。

但,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北京越野BJ40群星版!

17.96-19.98万的价格,竟然卖出了1000辆!

这说明什么?

增程技术,已经冲破了城市通勤的藩篱,开始征服硬派越野的疆场!

这绝对是2023年下半年最让人惊喜的“跨界玩家”之一!

长安启源A07,同样以1000辆的销量,在11.99-16.59万的价格区间,进一步丰富了增程轿车的选择。

增程是过渡品?错!9月销量揭秘,它才是真香!-有驾

技术路线之争,谁主沉浮?

各家品牌,在增程这条路上,走的步伐和策略,也各有千秋。

小鹏G6,17.86-19.88万的价格,1000辆的销量,它带来的,是驾驶乐趣的升级。

阿维塔06,20.39-27.59万,900辆的销量,这“科技狠活”,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深蓝S07,18.49-19.77万,900辆的销量,它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尚界HS,18.56-19.58万,800辆的成绩,虽然名字不那么响亮,但销量证明了它的实力。

高端之战,谁能笑到最后?

理想L9,40.36-43.96万,800辆的销量,依旧是“全能奶爸”的首选。

岚图FREE,21.59-22.59万,700辆的销量,这车,总给人一种“内秀”的感觉。

极狐阿尔法T5,11.98-19.98万,700辆的销量,传统车企的积淀,依然不容小觑。

同界MS和22.98-27.98万,小鹏G7,19.58-22.58万,各自700辆的销量,都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我的看法:增程,绝非“过渡品”!

有人说,增程式电动车,不过是“油改电”的权宜之计,是向纯电迈进的“垫脚石”。

笔者在这里要旗帜鲜明地反驳!

看看问界M8的销量,看看BJ40群星版的“跨界”成功,这难道不是増程式技术生命力的最佳证明吗?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次长途旅行,出发前,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找充电桩。

但当我开着一辆增程式车型,在高速上轻松超车,在乡间小路上悠然漫步,抵达目的地后,油箱里还有不少余量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身心自由”。

这种“既要又要”的体验,是纯电模式下,时时存在的续航焦虑所无法比拟的。

还记得我那位朋友吗?

他试驾问界M8后,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我至今难忘。

他告诉我:“社哥,这车,开起来跟电车一模一样,安静,平顺,但知道身后有个‘油箱’撑着,我就敢放心地开到任何地方。”

这是一种怎样的“安心感”?

这是一种怎样的“驾驶自由”?

这正是增程式带给我们的“双重幸福”!

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为充电桩排长队,不再需要计算着电量去规划路线。

你只需要像开燃油车一样,随时随地补给,却又能享受到电车的驾驶乐趣。

这难道不比那些“纯粹”的坚持,来得更实在,更触手可及吗?

增程是过渡品?错!9月销量揭秘,它才是真香!-有驾

谁是下一个“黑马”?

市场永远充满惊喜。

深蓝S05的崛起,零跑C10的强劲势头,BJ40群星版的“跨界”尝试,都预示着增程式市场远未饱和。

那些还在观望的朋友,别被“技术路线”的争论迷花了眼,去亲自试驾,去感受那份“鱼与熊掌皆可得”的实在!

正如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就是为自己的出行“利其器”。

而增程式电动车,无疑是当下,乃至未来几年,最“锋利”的“器”之一。

这市场的变化,就像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问界M8的登顶,只是一个开端。

谁能想到,硬派越野也能拥抱电驱动的未来?

谁又能预料,经济型增程也能带来如此惊艳的表现?

所以,各位车友,别再被固有的思维束缚了。

去拥抱变化,去体验新生。

增程式,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出行”的边界。

而我们,不妨敞开心扉,去迎接这份属于未来的“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