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不是哪个老板又在直播间里哭了,也不是谁家发布了个压缩毛巾式的新车,而是我小区门口那个修车的王师傅,一个活着的BUG。
这师傅简直就是个扫地僧,专门治疗各种4S店的牛逼综合症。楼上赵师傅那台开了十几年的老别克,有一天突然就悟了,决定躺平不干了,怎么拧钥匙都没反应。打电话给4S店,人家远程诊断,说是什么控制模块通讯故障,建议直接拖车过来,先做个全身CT,再考虑是开颅还是截肢,反正报价单拉出来跟圣旨一样长,数字后面一串零。这不就是纯纯的表演性治疗么?
赵师傅心态崩了,王师傅拎着个油腻腻的工具箱就过来了。没插电脑,没接线,就那么蹲在车头,点了根烟,耳朵贴在发动机盖上听了半天,跟听诊一样。然后,他拆下来一个巴掌大的小黑盒子,用砂纸在那几个触点上疯狂摩擦,擦得火星子都快出来了,再吹两口气,装回去。赵师傅哆哆嗦嗦地拧钥匙,发动机一声轰鸣,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赵师傅感动得差点要磕一个,掏出五百块钱硬塞,王师傅摆摆手,只抽走了他一根烟,说:“小毛病,下次启动前先默念三遍‘我是最棒的’试试,这老家伙吃软不吃硬。”
你看,这就是最骚的地方。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卷,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算力,卷激光雷达,卷谁家PPT做得更像要飞升。结果呢?真正的核心问题,一个接地气的老头乐就能把你的自动驾驶干趴下,一个民间土方就能治好你4S店的“绝症”。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时候,你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本质上是一种不务正业。
年轻的时候我也犯过这种病,总觉得嗓门大就是真理,参数高就是牛逼。跟人聊车,张嘴就是马力扭矩零百加速,仿佛自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能给一切性能参数通上电。后来被现实抽了几个大嘴巴才明白,满瓶水不响,半瓶水在那咣当咣当,生怕别人不知道它里面有货。真有料的,早就把力气省下来琢磨怎么给对手扎轮胎了。
我们公司的张姐就是这种人,一个行走的忍者。每次开会,市场部和产品部为了一个功能点能吵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唾沫星子横飞,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诸葛亮附体。张姐呢,全程不说话,就在那拿个笔戳笔记本,我都怀疑她是不是在画小人诅咒这帮人。等到所有人都吵累了,嗓子都哑了,发现问题还在那,谁都没辙的时候,张姐慢悠悠地把笔记本一推,说:“吵完了?我琢磨着有三个地方能改改,要么这样,要么滚蛋。”
结果每次都是她的法子最管用,简单粗暴,一针见血,直接把问题按在地上摩擦。这就叫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还在规则里玩过家家的时候,她已经把桌子掀了。讲真,我现在看到那种开会嗷嗷叫的就烦,还不如回家看看猫,我家猫吵架都比他们有逻辑。这帮人就是要把所有人都逼死!
这套逻辑,放在品牌上也一样成立。为什么有人就认奔驰?因为奔驰最值钱的不是三大件,是那个标。那个标就是一种品牌玄学,是一种信仰图腾。你跟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看你就跟看傻子一样,因为他要的根本不是性价比,他要的是“我开的是奔驰”这个事实本身,这个事实能给他带来的一切附加值。这是一种爱,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这就像菜市场卖了二十年豆腐的老李,他从来不吆喝,摊位上连个喇叭都没有,每天早上十点准时收摊。但你要是七点以后去,对不起,没了。他的豆腐就是有种魔力,吃过他家豆腐的人,再去吃别家的,总觉得差点意思。差什么?差的可能就是那种“我吃的是老李家豆腐”的优越感。这玩意儿,就是玄学,就是信仰,比什么技术都好使。
日子其实一点都不公平,它给咋咋呼呼的人聚光灯,让他们爽一阵子,然后迅速被人遗忘。但它会给那些闷声发大财的人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你看现在的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今天你降八千,明天我就敢降一万二,后天就有人敢直接送车,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拉到泥潭里打滚。
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啊,别天天急着吆喝自己多牛逼了。把心沉下来,该搞技术搞技术,该铺渠道铺渠道。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让大家都去找路边摊,你那几十万的车真被王师傅修坏了,他可没钱赔你。我就是觉得这个场景很讽刺,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你自己吭哧吭哧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你根本不用担心别人看不见你。因为他们想的根本不是来你这儿乘凉,而是琢磨着怎么把你砍了当柴烧。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