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销量反弹,人形机器人量产,国产供应链受益

最近大家都觉得电动车价格战打得厉害,真有点你死我活的劲头。其实马斯克手里的特斯拉,不光没被困在“电动车里”,现在已经悄悄把重心甩到两个新方向上了——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说句大白话:这家伙根本不是在单纯卖车,他是在构建一个新的未来。听到这里,不少投资人心里怕是要开始琢磨了,特斯拉的“第二曲线”到底有多厉害?

先说销量吧,这次特斯拉数据一出来,可以说是“又活过来了”。国盛证券最新的研报直接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卖了将近五十万辆,同比涨了7%,环比更是暴涨29%;中国区也有近十万辆的成就,比上个月多了9%。之前不少人担心特斯拉会不会被价格战打垮,但显然马斯克还是有两把刷子,不止没被打倒,反而把销量从低谷拉了上来。

这个销量反弹到底咋做到的?其实他们不光靠价格优惠,还出了不少花样。零息贷款、现金优惠、充电大礼包这些政策你哪个不心动?还有新车型上市,比如Model Y L,一出来订单就火得很。还有那些供应链上的事,柏林、得州新工厂开足马力,效率直线上升。一系列组合拳,直接让销量止跌回升。这一波大动作,说明特斯拉对自己的节奏又抓得住了,造车这事他们不慌。

但你要是把特斯拉的牛逼全归结到卖车,那就浅了。特斯拉的野心,绝不是做一辈子电动车公司,大伙要看清,他们这次更狠的布局,都在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上。

今年国盛的报告就提到,特斯拉的机器人计划是真正的想象空间。Optimus人形机器人已经更新到V3版本,预计2025年底发布,2026年量产。马斯克直接说了,五年目标产能百万台。这量级要是实现了,分分钟就能和造车厂规模比拼了。不插电不加油,是机器人的时代了。

有意思的是,这些机器人最关键的关节、减速器、传感器,全是特斯拉自己研发。现在一台机器人最贵的地方就是关节,能撑起快六成的成本。整件事不再是科幻片里说说而已,而是有大规模工业化的打算。你说这个市场天花板在哪?随便一算,上千亿的零部件市场就被撬起来了。这不是开玩笑,哪怕有三分之一能实现,相关产业链都得起飞。

特斯拉销量反弹,人形机器人量产,国产供应链受益-有驾

说归说,关键还是特斯拉有没有那个工业能力。就目前看,马斯克是真的要把自己造车的“超级工厂”路线,原封不动搬到造机器人这行里。从现在起,特斯拉在工人和机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机器人可能就是以后工厂的新工人,或者直接就是干活的主力。造车厂变成了造机器人厂,这个体量你说有多夸张?

再说特斯拉另一条路,就是智能驾驶。国盛这次研报里特意提到了,特斯拉自己研发的AI芯片已经特别强,支撑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持续进步。大家可能没太注意,其实FSD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东西了,现在已经是路上的真实业务。“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也开始在几个州铺开,年底目标就是让美国一半人口覆盖上这个新玩意。

这操作意味着啥?很简单,自动驾驶已经从吹牛变成了真挣钱的项目,变成了商业实锤。FSD全球已经有百万活跃用户,数据训练来越快,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下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公司都得跟着吃肉了,比如算法、传感器、域控制器这些环节,谁能打得好,谁就能分一大杯羹。

这里头,国产替代的机会也来了。像三花、拓普这些国内公司已经偷偷补位进来了,有的在做机器人关节,有的做自动驾驶零部件。如果特斯拉大规模搞起来,这些公司就是典型受益者。说的更直接点,一旦特斯拉需求暴增,供应链上的国产企业订单也就直接涨上去。而且,这些技术壁垒不是一天能起的,提前卡位的公司未来几年实现爆发完全来自现实。

其实说到底,马斯克就是个狠人,他的理想从来没停留在汽车这玩意上。电动车只是个踏脚石,从车到机器人再到智能体,这是一盘很大的棋。特斯拉的估值,也会跟着从单纯的卖车切换到卖未来、卖科技。你要投资,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他的未来梦。

还有一个值得大家盯紧的机会,就是中国供应链的力量。咱们国内产业链这几年积攒了不少技术实力,尤其在新赛道上,国际大厂开始慢慢离不开中国企业。特斯拉这次造机器人和搞智驾,相关零部件国产替代窗口已经打开,你看三花、拓普这种公司,现在的市值根本没有把未来预期算进去,等市场真正认知到这些公司的优势,估值再上一层楼不是问题。

再扯回来,特斯拉现在卖车只是基础,真正的想象空间在于两条超级赛道: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这两块,不管未来市场怎么拥挤、价格怎么卷,绝对是新蓝海。是不是一定都能做成?不好说,马斯克总归是赌大的,但只要有一条能跑出来,对于全球产业格局来说就是大变动。

对投资人来说,眼光一定不能只放在特斯拉那几个车款的销量上,而要学会顺着产业链往下捋,看谁在技术、产品、供应、资本上都提前卡位了。三花、拓普不就是抓住了特斯拉变革的机遇,抢占了新赛道?而且随着AI、碳中和、自动驾驶这几个趋势一起推进,国内供应链想不发力都难。

总之,马斯克玩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把整个赛道换了。特斯拉能否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里“再造一个爆款”,还能不能带着中国公司一起干一票大的,这事要取决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还有市场的接受程度。但有一点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中国公司绝对不是看客了,是实打实的参与者。

特斯拉销量反弹,人形机器人量产,国产供应链受益-有驾

这一轮技术革命,谁能先冲出来,谁就能主导下一个时代。咱们要做的,就是紧盯那些产业链里最能跟特斯拉节奏的公司,看他们怎么把变化变成真金白银。不管是机器人、智能驾驶还是自动化工厂,下一个五年谁能变成“新特斯拉”,也许就是现在那些被低估的中国企业。机会已然开动,谁会成为新王,还得看谁真正扛得住未来的风浪。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