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

比亚迪:卷王遭围剿,昔日“尚方宝剑”终成双刃剑?

各位车友,8月29日深夜,比亚迪交出了一份让市场“倒吸一口凉气”的财报:二季度卖车毛利率暴跌至18.7%,创下2023年以来新低;单车净利仅0.49万元,不到市场预期的一半;核心利润率更是跌到1.4%——这还是那个靠“价格屠夫”横扫千军的比亚迪吗?

曾几何时,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和“价格战”是它的尚方宝剑,打得对手节节败退。可如今,这把剑怎么反过来割伤了自己?当“卷”成了习惯,一旦别人也开始“卷技术+卷智驾+卷性价比”,比亚迪还能靠什么突围?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一、“卷成本”的背面:规模效应失灵,重资产反噬

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曾是它最引以为傲的护城河。从电池、电机、电控到半导体,甚至座椅、空调系统都自己造,理论上能极大压缩成本。这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超级工厂”,原材料进来,整车出去,中间环节越少,利润空间越大。

但这份财报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当销量增长放缓,重资产模式反而成了拖累。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财报显示,二季度资本开支高达432亿元,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环比增加110亿。这意味着折旧摊销成本大幅上升。单车摊折成本上行,直接把毛利率从24%拉低到18.7%——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多掏近6000元“固定成本”。

我去年试驾秦L DM-i时,经销商朋友就悄悄跟我说:“现在返利慢,库存压得厉害,厂家要求‘稳价’,我们想降价冲量都难。” 这句话现在看,一语成谶。“反内卷”政策下,比亚迪不能像以前那样“血洗市场”,但对手却趁机用“更低价格+更高配置”贴身肉搏,比如吉利星愿对标海鸥、银河A7狙击秦L,打得比亚迪措手不及。

二、智能化短板被放大:用户要的不只是“省油”

比亚迪的DM 5.0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干到2.6L,确实牛。但问题是,技术领先优势正被快速抹平。吉利的雷神电混、奇瑞的C-DM,油耗表现已与DM 5.0相差无几。当“省油”不再是独家秘籍,用户开始问:“智能驾驶呢?城市NOA有没有?车机流畅吗?”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我试驾过比亚迪海豹06,动力顺、底盘稳,但车机反应慢半拍,语音识别总听错指令,高阶智驾功能更是“有等于无”。反观小鹏Mona M03,10-15万价位就把城市NOA下放,零跑也宣布年底上车。用户花差不多的钱,能买到更“聪明”的车,谁还只盯着“省油”?

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二季度研发费用高达154亿元,环比增加12亿,远超预期。这钱砸在哪?智能化。比亚迪正全力追赶,合作英伟达、地平线,甚至内部规划自研智驾芯片。但问题是,研发是长跑,而市场是短跑。当对手已经把“城市NOA”当成标配,比亚迪还在补课,用户等得起吗?

三、市占率下滑:从“一家独大”到“群狼围攻”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数据不会说谎。比亚迪整体市占率已从2024年Q2的36%滑落至2025年Q2的31%,插混车型市占率更是从50.4%暴跌至39%。这意味着每卖出10辆插混车,比亚迪只能占不到4辆,对手拿走了6辆。

谁在抢?吉利、长城、奇瑞、小鹏、零跑,一个都没闲着。

吉利玩“精准对标”:星愿打海鸥/海豚,银河L7打宋PLUS DM,银河A7打秦L/海豹06,价格更低、配置更高、空间更大,直接切中用户痛点。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小鹏Mona靠“用户思维”出圈:外观年轻、智驾下放、营销精准,成了10-15万级爆款。

零跑B系列主打“性价比+准L2”,在10万级市场疯狂收割。

而比亚迪呢?高端化(腾势、仰望、方程豹)进展缓慢,二季度占比仅6.1%。出海成了唯一亮点:上半年出口53.4万辆,全年有望冲击90-100万。但海外高毛利能否对冲国内颓势?目前看,还远远不够。

四、真实用户怎么说?“省油是真,智驾是短板”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我在某车友群做了个小调研,几位比亚迪车主的真实反馈很有代表性:

@老张(秦L车主):“油耗确实低,百公里不到4升,但车机卡,语音助手像‘人工智障’,高速辅助驾驶还不如隔壁的领克。”

@小李(海豚车主):“代步够用,但开久了觉得‘工具车’属性太强,没有惊喜。朋友买的小米SU7,车机体验甩我几条街。”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王姐(腾势D9车主):“商务接待有面子,但价格偏高,同价位有别克GL8、极氪009可选,比亚迪品牌力还是差一截。”

这些声音,和财报里的“毛利率下滑”“研发加码”“市占率下降”形成了互文:用户认可比亚迪的“基本功”,但对智能化、品牌力、驾驶乐趣的期待,正在超越它的供给能力。

五、竞品对比:比亚迪还能靠什么赢?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我们拿比亚迪秦L DM-i、吉利银河A7、小鹏Mona M03三款热门车型对比:

维度 比亚迪秦L DM-i 吉利银河A7 小鹏Mona M03

亏电油耗 2.9L/100km(官方) 3.2L/100km 3.8L/100km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智能驾驶 L2级辅助驾驶 L2+,高速NOA 城市NOA下放

车机体验 卡顿,语音识别差 流畅,银河NOS系统 全栈自研,AI语音强

价格(主力区间) 12-15万 13-16万 11-14万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用户评价 “省油王,但不够聪明” “性价比高,智驾够用” “年轻人的第一辆智驾车”

你看,比亚迪在“省油”上依然领先,但在智能化这个新赛道,已经从“领跑者”变成了“追赶者”。

六、未来怎么走?出海+智能化,但时间不等人

比亚迪的应对策略很清晰:一边狂投海外,一边死磕智能化。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出海:资本开支创新高,大概率用于海外工厂建设。东南亚、欧洲、南美,都是增量市场。

智能化:自研算法+自研芯片,试图摆脱对华为、英伟达的依赖,长期看能降本增效。

但挑战也很现实: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海外建厂周期长,短期难救急;

智能化投入巨大,且结果不确定;

国内竞争白热化,用户耐心有限。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结语:尚方宝剑还在,但得换种用法

比亚迪的“卷”曾是它的武器,如今却成了它的枷锁。当对手不再只拼“价格”,而是拼“智驾+体验+品牌”,比亚迪必须从“成本领先”转向“技术+体验双驱动”。

它的尚方宝剑还在,但不能再只用来“砍价”,得学会“舞剑”——舞出智能、舞出体验、舞出品牌高度。

否则,今天的“卷王”,明天可能就成了“困兽”。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你会因为“省油”选择比亚迪,还是因为“智驾”选小鹏、吉利?

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未来还有没有竞争力?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10-15万预算,你会买秦L、银河A7,还是Mona M03?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准备了一些比亚迪内部调研的“幕后花絮”,抽三位老铁分享。

比亚迪:卷王被围攻,昔日利器变双刃?-有驾

记住:买车是大事,理性消费,安全驾驶,才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负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