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再破纪录,达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但这次榜单变化不只是“多卖了一点”,而是彻头彻尾的大洗牌:老牌强区跌出前线,黑马新贵一跃登顶。
过去十年,中国车企把俄罗斯当作最稳的“票仓”,如今却成了“深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出口俄罗斯仅17.1万辆,同比暴跌59.2%。原因无它——俄罗斯加税加贷,车价飙升,终端销量崩了,中国品牌原有库存砸在手里,进退维谷。
而谁顶上来了?墨西哥。曾经的“后备市场”,如今以23.45万辆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出口国,同比暴涨30.7%。带头冲锋的正是比亚迪,海鸥、宋PLUS DM-i等车型全面入局,一举把中美洲市场变成了主战场。比亚迪不仅技术强,布局也猛,自建物流、自营船队、深耕本地化,这波出口成绩是“系统性胜利”。
第二名阿联酋也让人意外。作为中东汽车中转站,今年迎来中国车出口热潮,吉利居功至伟。其在中东沙特、阿联酋的渗透率猛增,出口同比暴涨58.5%。沙漠不止有豪车,开始有“中国质造”。
从车企榜来看,比亚迪才是真正的最大赢家。今年上半年出口44.3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18.2%,几乎是前十企业里的唯一双倍增长。这不是靠一款爆品,而是从电池到电机再到智驾系统的全栈输出能力。比亚迪的战略早已不是“出海卖车”,而是“出海建国”,从东南亚到拉美再到欧洲,全面包围传统豪强。
而奇瑞,虽然仍以54.49万辆稳居榜首,但增长只有3.5%,基本就是“守住阵地”,没有惊喜也没有突破。这家“出口老将”也到了转型关口——光靠传统优势吃老本,迟早会被超车。
反观下滑阵营,上汽乘用车24.26万辆,同比下滑4.1%,长城16.76万辆跌5.5%,长安14.69万辆跌3.9%。这说明,仅靠燃油、靠一两个海外爆款的时代结束了。供应链不稳、产品不新、战略不快,全都会被出口榜单真实反映。
至于特斯拉中国,更是从“风口老大”跌成“榜上陪跑”。上半年出口仅10.11万辆,同比下滑31.9%。Model 3和Y在海外卷不过本地车,中国市场也被华系新势力围剿,再加上马斯克频繁“政治发言”,直接反噬销量,特斯拉正陷入双线崩塌。
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代的“绝地反弹”。这家在中国市场日渐边缘化的合资品牌,靠出口杀出血路,上半年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248.4%,成为榜单涨幅之王。这说明,一些合资品牌正在通过“转身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已不再是“卖得多”,而是“出口结构重构”。从依赖俄罗斯转向多元目的地,从以燃油为主到电动为核,从单一输出到本地化渗透,这场变天背后,是产业链升级的必然结果。
比亚迪的出口爆发不是孤例,而是标志。从“有没有人买”到“谁来抢市场”,中国车企第一次用“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告诉世界:这不是暂时的风口,而是结构性的逆转。
而谁没能跟上这场“出海革命”?榜单已经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