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两会,电动车这事儿,嘿,还真热闹。
委员代表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老头乐”该正名了,有的说电摩禁令得改改,还有的说电动车安全得抓紧。
先说说这“老头乐”,学名低速电动车。
在乡镇农村,这玩意儿可是真方便,买菜接娃,走街串巷,比汽车灵活多了。
可问题是,这“老头乐”一直没个正经名分,上路就像黑户,管理起来也乱糟糟的。
王红红委员就说了,得给“老头乐”制定个标准,分配个路权,再把驾照考试难度降降,让大家都能合法上路,别再提心吊胆了。
然后是电摩,也就是电动轻便摩托车。
好多城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禁摩,到现在还没放开,电摩也跟着受牵连。
张天任代表就觉得,这禁令得改改了。
时代在发展,电摩跟那些冒烟的摩托车不一样,更环保,也更适合城市出行。
他建议,那些禁摩的城市,能放开的尽量放开,实在不行,也可以试试“分时管理”,比如上下班高峰期不让走,其他时间可以。
他还提议简化上牌流程,降低上牌费用,让更多人愿意选择电摩出行。
除了“老头乐”和电摩,电动自行车安全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刘艳英代表就说了,现在电动自行车到处都是,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
有的电池质量不行,有的私自改装,还有的乱停乱放,充电也成问题,这些都容易出事。
她建议国家出台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把生产商、销售商、相关部门的责任都明确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管链条,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隐患。
其他代表也提了不少建议,比如有人说电动车不能上人行道,得保障行人安全;还有人说应该优化非机动车道,给电动车更多行驶空间。
这些建议都很接地气,也说明大家对电动车这事儿确实很关心。
2024年,国家就开始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行动,又是开会,又是制定标准,又是组建专班,忙活了一整年。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这事儿,看来国家对电动车安全是真重视。
其实,电动车问题说到底就是怎么平衡发展和安全。
一方面,电动车方便快捷,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得支持发展;另一方面,安全问题又不能忽视,得加强监管。
这就像走钢丝,得掌握好平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低速电动车“合法化”,估计是大势所趋,但标准得严格,管理得规范,不能让“黑户”转正之后更乱了套。
电摩“禁摩令”要不要改,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
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那就得大家一起努力,政府、企业、消费者,谁都不能掉链子。
说白了,电动车这事儿,关系到每个人的出行,也关系到城市的发展。
怎么让电动车既方便又安全,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电动车的故事,还在继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