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SIXGOD
沉迷"销量神话",18家中国车企加起来利润不及丰田四成
根据丰田汽车最新财报,其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全球总销量高达1027.4万台,净赚4.765万亿日元(约合2337亿元人民币),算下来每台车的净利润为2.27万元。
而中国的18家上市车企中,仅13家实现盈利,还有5家仍在亏损,像长安、广汽等传统品牌新能源板块普遍亏损,靠油车利润输血。令人惊讶的是,这18家车企企业总利润竟不到900亿元,只有丰田的38.5%。再来看看国内新能源一哥比亚迪,2024财年总销量为427万台,净利润达403亿元,但单车净利润只有9400元。
扎心的是,当中国车企还在周周晒销量海报,为数字沾沾自喜时,丰田却在闷声发大财。
技术短板:生产性服务业严重缺失,高端领域被“卡脖子”
全球最大市场为何养不出最赚钱的车企?黄奇帆一针见血的点破问题本质:3000元的手机有50%的成本是看不见的专利与软件。目前,中国车企在高端芯片、精密机电等关键领域仍被“卡脖子”。
值得一提的是,激光雷达作为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感知元件之一,现已由中国企业主导。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技术和图达通这四家中国企业,去年合力拿下全球近9成的市场份额。在规模化效应和多供应商的竞争压力下,主流激光雷达单颗的价格已降至1000元以内。
不过,中国车企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仍存在严重缺失。比如,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市场依旧由外企主导,像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五家国际芯片大佬,把控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而在国内中高端车型上,又呈现出典型的“双寡头”局面,主要以高通智能座舱芯片和英伟达辅助驾驶芯片为主。
而且,别看国产车企有“大屏瘾”,但核心技术仍存在短板,车载OLED屏严重依赖进口,主要靠三星/LG供应。
结语:价格竞争的确能让消费者受益,但问题在于不可持续的过度内卷会反噬产业升级。短期来看,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想走的长远,车企必须跳出“赔本赚吆喝”的怪圈,警惕弯道超车变”死亡陷阱“,丰田用千亿利润打脸中国车企:没有技术护城河的规模都是泡沫。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