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一颗“天眼”开光,比亚迪这回要捅破智能驾驶的天花板!
工信部申报图泄露天机——唐DM-i激光雷达版正式亮相! 当对手还在毫米波雷达里打转时,比亚迪直接把激光雷达怼上了车顶,像二郎神睁开了第三只眼,20万级SUV的智驾战场瞬间硝烟弥漫。
车顶那颗凸起的“小犄角”,正是引爆市场的核弹头!
申报图里看得真切:唐DM-i激光雷达版延续“龙颜美学”设计,点阵格栅配锋利大灯,霸气不减。 但车顶新增的激光雷达装置,如同给猛龙装上千里眼,硬生生把科技值拉满。 这可不是装饰品,夜间探测距离250米,识别率飙升40%,黑暗中的障碍物无所遁形!
传统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方案在逆光、雨雾天常变“睁眼瞎”。 激光雷达凭借三维点云建模,连井盖凸起都能精准捕捉。 比亚迪这一招,直接把智驾赛道卷进“激光时代”。 (试想暴雨夜行车,别人战战兢兢,你淡定拨动方向盘——这差距够不够致命? )
尺寸仍是熟悉的“大块头”:
4.9米车长+2.82米轴距,7座布局塞得下一家老小。 第三排不再是“小板凳”,靠背角度可调,放倒后后备箱秒变双人床。 全景天窗把阳光请进车内,丹拿音响让耳朵沉醉——这哪是代步工具? 分明是移动会客厅!
12.3英寸仪表盘+15.6英寸旋转大屏,语音控制四区唤醒,一句话搞定导航、空调、切歌。 高配车型更狠:HUD抬头显示让视线不离路面,座椅按摩+通风长途不腰酸,连刹车卡钳都玩起配色自定义。 用户想当“设计师”? 比亚迪递上了调色盘!
动力还是那套“快省稳”组合拳:
1.5T骁云发动机(115kW)+200kW电机,双擎发力堪比V6引擎。 磷酸铁锂电池护体,纯电通勤够用,混动续航破千。 一脚油门飙到200km/h极速,亏电油耗却低至同级燃油车一半——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鱼和熊掌这次真能兼得!
五连杆后悬架侧倾减少15%,过弯稳如轨道车;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毫秒级调节,碾过减速带车内噪音直降3分贝。 博世与弗迪联合调校的ABS,刹得住更刹得稳。 开混动车的安全感? 比亚迪重新定义了!
激光雷达曾是天价豪车专属,如今被比亚迪拽进20万区间。
对比奇瑞风云T9、捷途山海L9等同价位竞品,唐DM-i激光雷达版的传感器数量多出30%,更是同价位唯一具备无图城市领航能力的7座SUV。 当别家还在宣传“够用”时,比亚迪直接亮出“过剩”的诚意!
激光雷达颜色、卡钳配色、轮毂样式全放开定制。 用户要个性? 给! 要科技? 上! 要性价比? 17.98万起售价击穿心理防线。 这波操作分明在喊话:高端配置平民化,我比亚迪来打样!
申报图细节藏彩蛋:车顶激光雷达竟支持选装不同颜色,甚至能“隐身”(不带雷达版本)。 比亚迪深谙用户心理——要炫酷还是要低调? 您说了算!
激光雷达上车顶,绝非简单堆料。
它意味着复杂路况下更高阶的避险能力,代表着国产车在智驾核心技术上“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魄力。 当特斯拉FSD还在靠视觉方案苦熬,中国品牌已用激光雷达打开新维度——这场智驾突围战,我们赢定了!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花20万买燃油车标还是激光雷达黑科技? 您站哪边?
欢迎评论区炸锅讨论!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