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之间的经济谈判,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双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法国想要中国撤销对其白兰地的反倾销保证金,却又不肯在电动车关税问题上松口,最终导致谈判破裂。
你说这是不是自找的?现在的法国干邑行业,简直像被拔掉了“氧气管”,日子难过得很。
这场贸易“拉锯战”,不仅仅是数字的交锋,更是国家利益与产业链命运的较量。
一、法国的白兰地梦碎了:“氧气管”被拔得透不过气
事情得从2024年开始说起。那时候,欧盟以中国电动车“倾销”为由,宣布对其加征关税。
法国不仅没有反对,甚至在背后推了一把。于是,中国也不客气,迅速对欧盟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结果一查不得了,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中,95%来自法国,年销售额高达14亿欧元,而中国市场更是占法国干邑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从2024年10月开始,中国实施了临时反倾销措施,进口商需要缴纳30%-39%的保证金。这下可好了,法国干邑行业直接进入“寒冬模式”。
股价暴跌、销售断崖式下滑,一些品牌在中国的销量甚至减少了超过10%。有酒商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干邑行业现在每个月的损失超过5000万欧元,我们就像被人突然拔掉了氧气管。”
二、法国的“墙头草”政策,自己挖了个大坑
这次谈判破裂的根源,还得回到法国的“墙头草”式政策。马克龙政府一方面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另一方面却又厚着脸皮跑来要求中国撤销白兰地的反倾销保证金,这是不是有点“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意思?
中国的态度也很明确:“想要谈,就拿出诚意来。”副总理何立峰在2025年5月15日的中法高层经济对话中直接表态:“中方期待法国提供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翻译一下就是,先把电动车关税问题解决了,再来谈白兰地的事!
而法国呢?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外交部长巴罗三月访华时提出要和中国建立“强有力的伙伴计划”,但没想到遭到了冷淡的回应。中国直接一句话:“先把电动车关税问题解决了再说。”
三、50天倒计时!法国干邑的生死时刻
现在,留给法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25年7月5日是反倾销保证金的最终裁决期限,距离现在只有50天。如果法国不能推动欧盟调整电动车关税政策,那么中国很可能把临时保证金变成正式关税!
这意味着,法国的白兰地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打击,甚至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法国的干邑市场有多重要?数据显示,这个行业涉及4400多个农场,创造了8万个就业岗位。
如果中国市场崩盘,法国的农民、酒商和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严重冲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马克龙政府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吗?
四、贸易博弈的背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场中法之间的贸易博弈,其实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的缩影。
法国想要中国市场,但又不愿放弃对中国的打压,这种矛盾的态度最终让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局面。而中国则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和对等是基本原则,谁也不能想吃肉又不付钱。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谈判的破裂,也是对法国的一次警示。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果法国继续在中欧关系中扮演“墙头草”的角色,那么失去的可能不仅是中国市场,还有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一席之地。
50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法国来说,这可能是决定干邑行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贸易博弈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谈判,它更是一场智慧与谋略的较量。
法国能否在最后关头拿出诚意,推动欧盟改变政策,现在看来还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原则:“要市场可以,但先拿出诚意谈。”
那么,你怎么看法国的“墙头草”政策?你觉得最后的50天里,法国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