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友消息,上周捷蓝航空一架A320客机突然急降的原因已找到,是“电传操纵”系统的计算机发生了故障。这次事件导致多位乘客受伤,包括“撕裂伤”。
拉总核查此事,证实发生于10月30日。当时美国捷蓝航空的B61230航班从墨西哥坎昆机场(CUN)飞往纽瓦克机场(EWR),使用注册号为N605JB的空客A320-200。资料显示这架客机机龄20.8年,一直由捷蓝航空使用。
图:捷蓝航空A320客机 网络图片
根据飞行软件的记录,这架A320在飞行到距离佛罗里达西海岸约120公里时,突然从巡航高度快速下降。它在五分钟之内从35000英尺掉到18000英尺左右,下降率约为3400(英尺/分钟)。突然大幅度下降导致一些乘客和空乘人员被抛起,多人受伤。
B61230因此紧急降落在坦帕机场,据称至少15位乘客被送往医院,其中3人是“撕裂伤(Lacerations)”。在美国撕裂伤属于比较严重的伤害,比擦伤(Bruise)要高一个级别。
现代化民航飞机巡航时一般由电脑控制自动飞行,这次电脑为何指挥飞机突然下降?现在初步调查指出,是“ELAC 2”出现了问题。ELAC全称是“副翼升降计算机”,有1号和2号两个。它们与另外2台“飞行增强计算机(FAC)”和3台“扰流板升降计算机(SEC)”配合工作,控制飞机的自动飞行。
图:空客A320不需要上图里的“大驾驶杆” 网络图片
空客公司最早将飞机由“液压控制”转变为“电传操纵”。此前中大型飞机使用液压控制飞机的升降和转向,而空客公司从A320开始,采用类似电脑游戏杆的轻便手柄。由它将飞行员手势转化为电信号,在计算机控制下驱动电机,完成各个作动。
电传操纵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它使飞机更轻巧,更灵活,更易于维护。但是相应地,若电传系统的计算机出现故障,飞行员难有挽回余地。以本次事故为例,在长达五分钟时间里机组根本搞不清发生了什么,显得手足无措。
电传操纵一般设置多套冗余。但无论有多少冗余,若故障电脑让飞机或上升或下降或打开扰流板,都非常麻烦。在两次波音737 MAX空难中,MCAS系统自动让飞机持续低头。这种现象在电传操纵系统故障时同样会发生。而且就算将“人脑”控制权置于“电脑”之上,也无汲于事。
图:电脑会将飞机带向哪里? 网络图片
捷蓝航空的A320电传系统意外下降已引起关注。不过到目前为止,电传操纵系统仍被认为是可靠的,几十年以来,ELIC发生故障的几率极低。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或有错误,转载责任自负。
>>> 加关注,不迷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