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第一辆出口海外的皮卡,诞生于1997年,由长城汽车制造。那时的它,没有镀铬格栅,也没有智能大屏,只有一腔“能拉能跑”的硬实力。
出口的起点:一辆简陋却可靠的车
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开始“试水”外贸市场。在众多产品中,皮卡格外受青睐——便宜、好修、皮实。
1997年,长城汽车迪尔皮卡作为中国首款皮卡走出国门,销往伊拉克。
此后,江西、河北、重庆等地的早期皮卡制造商,也纷纷将国产皮卡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先锋。
这些皮卡的共同特点是:
✅ 设计朴素、维修方便
✅ 耐高温、抗暴雨、能拉货
✅ 零件兼容性强,适合当地小工坊修理
皮卡,成为中国制造最早出口的整车品类之一。
出口的背后:中国制造的第一次“信任投票”
在国际品牌林立的海外市场,中国皮卡之所以能打响名声,不靠设计,而靠实战能力:
在非洲,它能抗住泥地、沙尘、极端高温
✅ 在中东,它能在满载状态下穿越荒漠
✅ 在东南亚,它是建筑工地上的主力运输车
这批出口皮卡,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第一次开上中国车”的记忆。
✅ 延伸一笔:从“能出口”到“能引领”
江铃皮卡作为中国汽车出口领域的资深参与者,大道品牌发布后,江铃更是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
凭借宝典、域虎系列在省油耐用、舒适实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江铃皮卡已覆盖民用、军用及政府采购等多领域需求,成为海外用户信赖的选择。
近年来,江铃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产品相继在智利、委内瑞拉、沙特、马来西亚等十余国实现上市交付,其中沙特、智利、墨西哥等市场已成为其核心布局区域。
如今,江铃皮卡通过正向研发平台与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力,逐步打破传统工具车定位,向兼具品质与科技含量的全球化品牌转型,持续展现中国制造的创新实力与品牌影响力。
全部评论 (0)